正文 第7章 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待人處世要懂得讚美別人(3)(3 / 3)

(3)不能以你曾經不相信對方能取得今日的成績為由來稱讚他。比如:“我從來沒想到你能做成這件事”,或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你恐怕自己都沒想到吧。”

另外,你的讚詞不能是對待小孩或晚輩的口吻,比如:“小夥子,你做得很棒啊,這可是個了不起的成績,就這樣好好幹!”

總之,讚美就像空氣清新劑,可以振奮對方的精神,“美化”你身邊的氣氛,但也必須清楚,再好的清新劑也有過敏以至反感者,更何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此複雜,如果不首先通達人情,不根據所讚對象的心情及當時情境的具體情況而亂讚一通,恐怕真地會馬屁拍到馬掌上。

8.有創意的讚美更讓人受用

在待人處世時,不要以為一味地讚美就能贏得他人的心。因為陳詞濫調或者不著邊際的讚美隻會惹人生厭,讚美的直接目的是讓對方高興,如果你不低估人家的智力的話,讚美的話也得有新意才成。

一本書中說到,一位將軍聽到別人稱讚他美麗的胡須便大為高興,但對於有關他作戰方式的讚譽卻不放在心上,這種心理是每個人都有的。大概不少人讚美過這位將軍的英勇善戰及富於謀略的軍事才幹,但是他作為一個軍人,不論在這方麵怎樣讚美他,也隻是讚歌中的同一支曲子,不會使他產生自豪感。然而,如果你對他軍事才能以外的地方加以讚賞,等於在讚詞中增加了新的條目,他便會感到無比的滿足。可見,在恭維他人時,捧出新鮮的意味來是多麼的重要。

大學問家錢鍾書先生的稱讚也像他的《圍城》一樣充滿智慧的創意,給人以新鮮而受用的感覺。

有一年冬天他訪問日本,在早稻田大學文學教授座談會上即席作了《詩可以怨》的演講。開場白是:到日本來講學,是很大膽的舉動,就算一個中國學者來講他的本國學問,他雖然不必通身是膽,也得有鬥大的膽。理由很明白簡單,日本對中國文化各方麵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認的;通曉日語的中國學者也滿心欽佩和虛心采用你們的成果,深知要講一些值得向各位請教的新鮮東西,實在不是輕易的事。我是日語的文盲,麵對著貴國漢學或支那學的豐富寶庫,就像一個既不懂號碼鎖又沒有開撬工具的窮光棍,瞧著大保險箱,隻好眼睜睜地發愣。但是,盲目無知往往是勇氣的源泉。意大利有一句嘲笑人的慣語,說:“他發明了雨傘。”

據說有那麼一個窮鄉僻壤的土包子,一天在路上走,忽然下起小雨來了,他湊巧拿著一根棒和一方布,人急智生,把棒撐了布,遮住頭頂,居然到家沒有淋得像落湯雞。他自我欣賞之餘,也覺得對人類作出了貢獻,應該公諸於世,他知道城裏有一個發明品專利局,就興衝衝拿著棍連布,趕進城去,到那局裏報告和表演他的新發明。局裏的職員聽他說明來意,哈哈大笑,拿出一把雨傘來,讓他看個仔細。我今天就仿佛是那個上注冊局的鄉下佬,孤陋寡聞,沒見識過雨傘。不過;在找不到屋簷下去躲雨的時候,棒撐著布也不失為應急的一種有效方法。

這裏先講對日本漢學研究中國人不敢等閑視之,即使是中國專家在日本講中國學問,也要對聽眾的水平作最充分的估計。後段講自己不通曉日語,除了有勇氣之外,沒什麼資本。殊不知,錢先生正是以這種有意識的自嘲式的讚揚,使在座的所有日本聽眾既感動又受用。

9.讚美別人要“投其所好”

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都有自己擅長的事物,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甚至吸煙喝酒也算得上是愛好。愛好是一個人的樂趣所在。為了自己的愛好,比如集郵,每個人都舍得花錢,也舍得投人時間和精力,有的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對有些人來說,愛好就是他的命根子,你若衝撞他的愛好,輕則討人嫌,重則怒氣衝天。尊重別人的愛好,可以贏得別人的喜歡。常言所說的誌趣相投,很大程度上是指興趣、愛好接近,從而才使兩人走到一起。

要想做到在讚美別人時,使別人高興,了解別人的愛好,尊重別人的愛好,讚美別人的愛好,這些是很好的方法。要想使你的讚美真正能夠“投其所好”,必須有一“技”之長。

(1)首先要把握好正當愛好與有分歧的愛好之間的界線。

正當愛好不多勝數,當前很熱的如足球、集郵、氣功等。這些愛好有益於大家身心健康,易為接受,頗受大眾歡迎,人們在評價上也沒多少分歧,比較容易稱讚。例如你讚揚一群足球迷時,不論誇他足球知識淵博,勁頭足,還是讚揚他喜愛的球隊,他都會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