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優美座位公司”的經理亞當森,前來會見伊斯曼,希望能夠得這筆價值9萬美元的生意。
亞當森被引進伊斯曼的辦公室後,看見伊斯曼正埋頭於桌子上的一堆文件,於是靜靜地站在那裏仔細地打量起這間辦公室來了。
過了一會,伊斯曼抬起頭來,發現了亞當森,便問道:“先生有何見教?”
這時,亞當森沒有談生意,而是說:“伊斯曼先生,在我等您的時候,我仔細地觀察了您的這間辦公室。我本人長期從事室內的木工裝修,但從來沒見過裝修得這麼精致的辦公室。”
伊斯曼回答說:“哎呀!您提醒了我差不多忘記了的事情。這間辦公室是我親自設計的,當初剛建好的時候,我喜歡極了。但是後來一忙,一連幾個星期都沒有機會仔細欣賞一下這個房間。”
亞當森走到牆邊,用手在木板上一擦,說:“我想這是英國橡木,是不是?意大利橡木的質地不是這樣的。”
“是的。”伊斯曼高興得站起身來回答說:“那是從英國進口的橡木,是我的一位專門研究室內裝飾的朋友專程去英國為我訂的貨。”
伊斯曼心緒極好,便帶著亞當森仔細地參觀起辦公室來了,把辦公室的所有的裝飾一件一件地向亞當森作介紹,從木質談到比例,又從比例談到顏色,從手藝談到價格,然後又詳細介紹了他的設計經過。這個時候,亞當森微笑著聆聽,饒有興趣。
直到亞當森告別的時候,倆人都未談及生意。你想,這筆生意落到誰的手裏,是亞當森還是亞當森的競爭者?
亞當森不但得到了大批的定單,而且和伊斯曼結下了終生的友誼。為什麼伊斯曼把這筆大生意給了亞當森?這與亞當森的口才十分有關。如果他一進辦公室就談生意,十有八九會被趕出來的。
亞當森成功的訣竅是什麼?說來很簡單,就是他了解談話的對象。他從伊斯曼的經曆入手,讚揚他取得的成就,使伊斯曼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把他視為知己,這筆生意當然非亞當森莫屬了。
在這裏,值得指出的是:讚賞與拍馬屁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讚賞是發自內心的對對方的某種長處的肯定,而拍馬屁則是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虛偽地吹捧。是誠懇的稱讚還是虛偽的拍馬屁,對方一聽就清楚。
在用稱讚的方式談話時,請注意:
(1)稱讚要發自內心、誠懇;
(2)稱讚要具體而不要抽象籠統;
(3)要實事求是,不可言過其實;
(4)間接的稱讚比直接的稱讚來得更有力;
(5)稱讚的時機要選擇得當,不可亂發議論;
(6)稱讚要適可而止,不可無限拔高;
(7)稱讚貴在自然,千萬不要做作。
總之,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之中都有他們各不相同的“成就”——他們最為得意之處,我們隻要及時發現它們,並加以誠懇的讚揚,定能大大加深雙方的“知心度”,使我們與對方迅速“親熱”起來。
7.避免因讚美而引起不必要的誤解
不要突然沒頭沒腦地就大放頌辭。你對對方的讚賞應該與你們眼下所談的話題有所聯係。
請留意你在何時以什麼事為引子開始稱讚對方。對方提及的一個話題,他講述的一個經曆,也可能是他列舉的某個數字,或是他向你解釋的一種結果,都可以用來作為引子。
一男青年晚上在飯店碰到一位認識的女士,她正和一位女伴在用餐,兩人剛聽完歌劇,穿戴漂亮。這位男青年不覺眼前一亮,很想恭維一下對方:“噢,康斯坦澤,今晚你看上去真漂亮,很像個女人。”對方難免生氣:“我平常看上去什麼樣呢?像個清潔工嗎?”
在一次管理層會議上,一位報告人登台了。會議主持人向略顯吃驚的與會者介紹:“這位就是劉女士,這幾年來她的銷售培訓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也算有點兒名氣了。”這末尾的一句話顯然畫蛇添足地讓人不太舒心,什麼叫“也算有點兒名氣”呢?
這些稱讚的話會由於用詞不當,讓對方聽來不像讚美,倒更像是貶低或侮辱。結果自然是事與願違,不歡而散。
所以在表揚或稱讚他人時也請謹慎小心。請注意你的措辭,尤其要注意以下幾條基本原則:
(1)列舉對方身上的優點或成績時,不要舉出讓聽者覺得無足輕重的內容,比如向客戶介紹自己的銷售員時說他“很和氣”或“紀律觀念強”之類和推銷工作無甚幹係的事。(2)你的讚揚不可暗含對對方缺點的影射。比如一句口無遮攔的話:“太好了,在一次次半途而廢、錯誤和失敗之後,您終於大獲成功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