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韓國美妝崛起:技術不行,概念來湊(1 / 2)

韓國美妝崛起:技術不行,概念來湊

思想

作者:張大偉

平心而論,韓妝的成分、品質受成本所限,不見得多出色,怎樣平衡成本和賣點呢?

美妝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但成分、技術都不算優勢的韓國美妝品牌,門店卻越開越多,年輕女孩們像著了道一樣趨之若鶩。個中緣由,要從韓國美妝的獨特定位說起。

卡位市場空白

中國的美妝市場呈現兩極分化的現狀:一頭是新老國貨以低價為賣點,攻占低端市場,價位通常在幾十至上百元;另一頭是知名品牌,品牌包裝及產品品質更好,但價位區間也漲幅不小,達專櫃級別,通常在200元以上。而中間的100~200元區間,則缺乏品質好、包裝優良的品牌,形成空檔。

韓妝適時切入了這個市場。進入中國的韓妝品牌,多為中低檔,價格都不算貴,從幾十元到幾百元的產品都有覆蓋,同時擁有更好的產品包裝和品質。

這樣的市場明確地定位了目標人群:16~25歲間,經濟能力不強,對韓國文化有接觸並渴求,主要是學生和年輕女孩。

對這部分人群來說,價格其實是購買美妝品的第一因素。在價位上,韓妝品牌對比大牌更有優勢,但相較於國貨還是略貴,怎樣讓女孩們心甘情願在它們的門店內多花一點錢呢?

大手筆投入品牌形象

韓國美妝深知自己的血統優勢,確立了以韓國流行文化為導向的品牌形象建立理念,以此進行品牌的推廣和提高品牌溢價。

熟知韓妝品牌的人都知道,這些價位不高的品牌,都非常舍得花錢請最當紅的韓星做代言。Innisfree悅詩風吟就聘請了“長腿歐巴”李敏鎬,《繼承者們》火了以後,李敏鎬帶來的高人氣也讓品牌受到更多關注,並借勢擴張了門店數量。

再比如The Face Shop菲詩小鋪,重金聘請身兼30餘個代言的“都教授”金秀賢,當教授等真大小人形立牌出現在店門口時,女孩們的目光還怎麼離得開?

這樣的投入很貴,但錢並不白花。

相較之下,國貨品牌的代言就有點得不償失了。既想請代言人,又不舍得花錢,代言人對品牌基本沒什麼幫助。比如相宜本草最近的代言人央吉瑪,作為選秀歌手,隻在節目播出期間有些話題,本身沒有作品,在美妝界也沒什麼話語權,是一次很失敗的代言。

除了代言人,韓妝品牌的門店裝修也非常講究,擁有一些共同點。

無論是悅詩風吟還是菲詩小鋪,店堂裝修都是以淺色、木色為主,配合色彩明快的商品包裝,給人以清新、幹淨的觀感。店堂內光線明亮,整潔幹淨,符合年輕女孩們的審美。

店堂內的標價有不少都是采用手寫或偽手寫的形式,營造一種輕鬆、與消費者貼近的氛圍,而隨處可見的明星卡片也為店堂布置增色不少,迎合了女孩們對偶像的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韓妝品牌的代言並不像一般國內品牌一樣,代言人基本隻有一套主視覺形象,然後用在各處,而是根據不同產品,拍攝許多組圖片,為不同商品搭配不同的產品展示,增加了購物的樂趣。

而店堂外,代言明星精致的人形立牌不僅起到宣傳吸睛的作用,還鼓勵消費者與之合影,這也增加了顧客在店麵的停留機會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