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田:你的組織適應互聯網了嗎?
金鼎獎
與成熟的大公司相比,羅輯思維像是一個實驗室,它最大的優勢或者特點是不怕失敗,不怕風險。因為對於一場實驗來說,無論結果怎麼樣,都是有價值的。從這些實驗背後,我們可能看到未來的組織、管理將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變化。
現在我們有一個深深的感觸:無論是基於傳播、市場、產品所有這些變革,如果不能夠真正從組織層麵上發起,不是從組織深度發起,基本上我們可以判斷這些變化都是浮雲。隻有當我們的組織能夠適應移動互聯網要求的時候,這個企業才可能真正地走下去。
移動互聯網和傳統互聯網相比,你會發現連接從個人和中心連接,變成人與人之間連接,一個中心被徹底打碎,變成多個中心之間的關係。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小小個體,每個人也可以成為一個中心,在自己的社交群體裏麵是一個中心。
傳統企業的所有邏輯都是基於控製,組織無外乎兩種模式: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模式,按照流程推演(我們叫作偽扁平化,它不是真正的扁平化,把控製流程和模式改掉了,從金字塔模式變成傳送帶模式)。今天這兩種模式都無法應對多中心化的市場或者組織環節。怎麼樣讓我們組織也能夠像我們的交互平台這樣,從控製模式變成自由協作模式,變成自由連接模式?
雕爺說要像打網遊一樣管理員工,他們的新員工進來,人力資源部把文件簽了,給你一張通關卡片,卡片上麵有七八個信息,給你描述一個人:男的女的,長頭發還是短頭發,他養不養貓狗,他吃不吃辣椒這樣的個人信息。要求你在規定時間內,在公司三四百個人當中把這個人找出來。
這對新員工來說是特別艱難的任務,誰都不認識,但進入這裏你要逆轉,從被動等待到相對開放的狀態。他至少要問十個八個人,才能把這個人找到——這就是他加入公司後的第一個師傅。由這個人一對一把某個絕活教給新員工,並且由他來決定新員工有沒有掌握這個手藝。新員工一共會接到七張卡片,找到七個師傅,學會七門手藝。
工作滿一年後,員工就可以申請二次麵試,通過這個二次麵試會被授予“自己人”稱號。跟幫會一樣,從外圍變成幫會核心成員。成為自己人後,除了拿到薪水之外,最重要的是你可以享受公司各種各樣的變態福利,什麼去馬爾代夫玩,什麼參加法國藝術節,隻給“自己人”。沒有通過價值觀二次麵試,你的業績再好也不可以享受這福利。
二次麵試的人是他們九個不同層級、不同年齡、不同角色的人組成的九個常委;這裏麵有客服、CEO、人力資源,也有其他老員工。
在今天這個時代,基礎設施已經不太能夠區分公司和公司之間的差別,但體驗不一樣,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味道,這才是無法被抄襲和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