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YOHO!有貨:居然賣成了一向叫好不叫座的原創設計!(1 / 2)

YOHO!有貨:居然賣成了一向叫好不叫座的原創設計!

電子商務

作者:張大偉

原創設計缺少品牌力和資源,YOHO如何運營呢?

作為最主流的電商模式,垂直電商的局限性已經非常明顯,品類難以覆蓋人群、新客獲取成本不斷增高,即使有能帶銷量的熱門單品也難保獨占,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如何活命?

前幾天和YOHO!有貨(以下簡稱YOHO)副總裁鈕叢笑聊,觸動我重新思考電商的玩法。

品類垂直必死,人群垂直有戲

垂直電商走進死胡同,根本問題是受限於流量的天花板。

由於幾大電商巨頭將有限的流量緊緊抓住,廣告宣傳輪番轟炸,想要再從它們手中搶奪流量成本實在太高。砸錢硬上吧,最後隻會把自己逼死。

電商平台應對這樣的現狀采取了兩種方法。一種是維持原有模式,拚低價,這種做法短期內可靠犧牲利益換取流量,和渠道下沉換取增長,但顯然不是久長之計;另一種為了保證流量,隻好再重新擴大品類,重做百貨,降低品類風險。

YOHO采取的是第三種辦法:通過精選、買手製等手段,按照消費者需求,打散重組商品品類,在品類之內再進行細分,挖掘消費者更深層次的需求,使得平台緊扣消費者需求痛點,增強用戶對平台的認可和忠誠。YOHO將這種模式定位為“分眾電商”。

這個原理其實同垂直電商的指導消費並無二致,但對消費群體的二次細分卻不容易,YOHO瞄準的是潮流人群市場。

用原創品牌吸引潮流人

以潮流人群為分眾群體的YOHO,看中了他們的以下特性:

愛美,天性追求美好的東西,購買欲強。品牌歸屬感強,對價格不敏感。他們還更偏愛小眾商品,希望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品位。

YOHO為他們量身定做了產品邏輯,將潮品大致分為三種:

知名的國際潮流品牌,起到引領潮流的作用,品牌本身就有大量粉絲,帶動流量;

明星品牌,如陳冠希的CLOT、五月天阿信的STAYREAL、尚雯婕的Ma puce 6等。和知名品牌一樣,能帶動潮流,也很容易引爆潮流、帶動流行,占據了銷量的20%;

最重要的是原創設計師品牌,更符合潮人對口味、品牌、小眾的需求,且比知名品牌調性更先鋒,很容易創造潮流,60%的銷量都由它們貢獻。

去中心化的做法,吸引到渴望獨特的潮流人群,但原創品牌缺少品牌力和資源,YOHO如何運營呢?

1.買手製優化選品

首先YOHO擁有一個品牌發現機製。與之合作的品牌一方麵來自品牌主動尋求合作,另一方麵也來自於其150人的買手團隊。

買手團隊活躍在香港、東京等時尚聖地,源源不斷地提供新鮮品牌,並為網站的選品提供更多靈感。被發現的品牌將會移交給5人組成的“品牌委員會”,從調性、風格、市場化等角度進行評估。二次篩選後上線的原創品牌,是與平台調性相符,具有市場前景的品牌。

2.定製化運營模式

為了保證原創品牌的加入意願,YOHO為不同階段的品牌定製了不同的合作模式。

對於缺少資金、資源的新生原創品牌,采用聯營的方式合作。YOHO將出資生產貨品,提供運營、推廣、供應鏈、庫存等支持,隻要品牌專注設計,提供優秀的創意和商品,達成銷售後雙方分成。

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規模的,可采用經銷方式,YOHO將作為一級經銷商采買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