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信紅利結束,誰能掩護“微商”前進?(1 / 2)

微信紅利結束,誰能掩護“微商”前進?

封麵文章

作者:王易

朋友圈“叫賣”紅利結束

有人說朋友圈活躍度下降是因為微商的崛起,而90%的微商誤以為刷屏就能成交。當然,這是之前。在8月份之前,所謂微信產品運營,更多的還停留在刷朋友圈賣貨,不乏有人小賺一把。

但現在,微信朋友圈賣貨的紅利時代已基本結束:

1.刷屏遇險。

當初之所以要逃離朋友圈,是因為好友幾乎天天在刷屏,你感覺到非常鬱悶,甚至毫不猶豫地把他們拉黑或者屏蔽。朋友圈呈現出了這種畸形,結果導致活躍度下降。

2.弱關係沒有戰鬥力。

你總是在考慮如何增加粉絲,於是你逢人就加,你們從來沒有互動過,結果你從來沒有銷售過一件產品。其實,你根本不懂社交。

3.強關係也遭受考驗。

你原本以為你在好友中銷售產品是為了他們好,結果沒想到,他們離你越來越遠,甚至誤以為你是直銷或者傳銷。你的解釋也換不來他們的諒解。

4.囤貨遭罵。

你原來以為用正能量的方式告訴他們要做代理就要囤貨,敢囤貨才能越來越牛×,而現在,誰說要囤貨,誰會被罵為騙子。

5.道聽途說失真。

你天天在聽聞誰誰月流入百萬,可是你去實踐了才發現,那些隻是傳說。

這些都意味著,靠刷屏就能賣貨,靠囤貨就能招到代理的時代已經結束。

這時候我們隻能思考:

或許必須通過平台(比如微店平台)進行渠道銷售;

或許必須通過服務,才讓人信服;

或許微信就是一個交流溝通的工具,在互動中產生交易;

或許隻能讓關注你的人成為你的粉絲,才有持續性。

讓粉絲主動加你才是王道

還有不少微商誤以為逢人就加微信,無論是QQ還是貼吧,隻要看到人家微信號就立即加,結果發現這些粉絲其實不是他們想要的。所以,讓粉絲主動加你,才是完成“精準營銷”的開始。

如何讓別人主動加你呢?

個人品牌化

品牌並非名人的專利,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個人品牌。

通過專業化生存,形成個人品牌魅力,不斷提高個人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這是個人品牌建立的重要元素。

舉例來說,如果你愛好化妝,就去分享跟化妝有關的知識;如果愛好美容,你就去分享美容知識。在分享知識的時候,把你個人也分享出去了。

你必須發揮你的個人愛好及特長去展示,發出自己的獨立觀點,可以與眾不同,可以賣萌,也可以以文會友等,總之,你要有親和力和全新形象,進而讓人知道你、了解你甚至愛上你。

故事化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經曆,每個人有不同的處事方法。但就是這樣不同的經曆可以讓別人主動加你。

今年中秋節前晚,唐小丫通過一個標題為《媽媽,我在做微商,我很好》的故事,令無數人流下了眼淚。正是因為故事的真實性與她獨特的經曆,引發了所有“微商”的共鳴,所有人在看的時候一邊流淚,一邊加她的微信號。而這個就是故事化的魅力。

互動

社交的本質是交換,其實你也可以理解為禮尚往來。這個時候你要明白要想讓別人主動加你,平時你就要學會與人互動。所以你要學會在微博、QQ空間或者貼吧裏,去學習別人的東西,然後用屬於你自己的語言去引發別人關注,進而吸引別人的注意。

案例分享

作為一名微商,你必須要有案例,也就是你親自操作過的案例。這個時候通常你要把你的成功經驗分享出去。因為你有了真材實料,才能換得別人的真正關注。

想讓別人主動加你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常見的微博、QQ空間、陌陌、App等,也可以充分利用手機通訊錄、QQ好友導入、微博博客空間營銷、群郵件營銷、漂流瓶營銷、幹貨文案分享等方式吸引粉絲。但核心的就是以上四點。

加粉不難,難的是篩選出精準粉絲。比如做農產品,可以搜索關鍵詞進相關QQ群,然後提取郵件,進行有針對性的郵件營銷。文案不錯的話,加粉的通過率很高。

創意創造銷量!

聚集“觀眾”之後,開始操刀演練。我做了一個項目是“包穀包養”,賣的東西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玉米係列產品。“包養”的意義為“包你有營養”。或者,你可以稱它為一個創意的實體,我們需要發動各路“微商”和直接消費者。

產品未上市,我們在15天之內就收入了15萬。我們是怎麼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