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1 / 3)

第六節 校舍論道

一位國君特別喜歡劍術,投其所好的劍客們紛紛獻技,日夜在國王麵前拚殺,每年死傷數以百計,但國王仍興趣不減。於是,民間尚劍之風大盛,俠客蜂起,遊手好閑之徒日眾,耕田之人日益減少,田園荒蕪,國力漸衰。其他周邊國家意欲乘機攻打其國。太子為此憂鬱不安,召集大臣商量後共推一士擔當此任。該士沉著麵君,機智果敢,能言善辯,巧設比喻,終於使國王聞後深思,閉宮思過,戒絕劣習,一心治國。這是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趙國發生的故事,這位國君是趙文王,名士就是莊子。莊子論劍興邦的故事發生在西距甄皇村二十多公裏外的蒙城。除此之外,一代梟雄曹操出生在據此一百多公裏的亳州,西晉的阮籍就生長在旁邊的譙銍。無論“莊周夢蝶,論劍興邦”、抑或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還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足以說明這一地域的名梟賢士在治國為人上的放達豪邁以及遠大的襟懷和理想;同時也昭示著這裏文化的起步已經久遠,早已蘊含著生命智慧的本質。

古樸厚重的甄皇也是這片土地上看似不起眼的小村,在地球上屬於北半球暖溫帶,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氣候適宜,雨雪充盈,農作物以高粱、大豆和玉米為主,水稻種植也較為普遍,但其他作物產量較小。從地理位置上看,它處於秦嶺淮河一線。如若你居住北方,這裏像是南方;如若你定居南方,這兒又像北方。從自然景觀分屬於兩棲區域,從方位角度上說屬於中間過渡地帶。正因如此,這兒的氣候融合了南北特點,兼顧著北方的粗獷和南方的細膩。既有朔風冷霜,也有霧嵐氤氳;既有狂飆雷霆,也有蒙蒙煙雨;在建築上既有恢宏壯觀的高大樓群,也有精雕細刻的樓台亭榭。人品個性蘊含北方人的豪爽豁達,也隱匿著江南人的精致算計。從這塊土地上世代孕育的英才名宿和走出的漢子就可以清楚這一點。這裏一切具有非同一般的地方特色。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甄皇中學一個初中班課堂裏,一場關於“理想和地域”的演講正火熱進行著。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教育等各項事業百廢待興,而這裏舉行這樣的演講實在屬於雅興之舉。氣質儒雅的年輕老師坐在講台前,或許受曆史英雄故事的感染,或許是心懷報國之誌卻屈居鄉野,也或許因不平之緒使然,他想教授一堂演講課,既改變以往呆板的教學模式,又擴展學生的知識麵,借此觀察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此刻他麵帶笑容地望著台下學子們,說:“陳偉,你先談談你的看法,為了照顧家庭,你經常請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好好上學,你將來打算幹什麼?”

季老師戲謔地看著陳偉。他的話把全班學生的眼光都引向了陳偉。陳偉本來就是班裏有名的落後生,也是一淘氣鬼。平常逃學、惡作劇是家常便飯。在班裏算女生在內,他個頭排在老末。可小個子陳偉平時是個幹活能手,小小年齡就常跟在大人後麵往來田間地頭,很多同學奚落他個頭累得不長了。陳偉聽見老師叫他,忙畏畏縮縮站了起來。由於臉露得不完整,大家看得也不太清楚,迫使他站起來又連續挺了三次胸,企圖把身體弄高點。“我認為學習文化知識,要學以致用,用就要用於實際。從事各行各業都需要掌握文化知識。理想沒有貴賤和高低之分,隻有工種差異,比如科研、做官、當兵和務農、務工等,都是為國家建設做貢獻,離開哪一行都不行,幹什麼都能幹得出彩,幹出成就。比如說我吧,現在莊稼收成不好,我多學知識,將來種好莊稼,多收糧食,交給國家,這也是貢獻。”陳偉臉紅到了脖頸,平時見到女生就低頭,現在那麼多男生女生,他緊張得像懷裏鑽進了隻兔子。“還有呢?”季老師看著來了勁頭的陳偉問。

“我將來就是成不了莊稼大戶,但我去做點生意也好呀!既能改善生活條件,又能掙點錢養家糊口,比如早晚有一天我會到公社或者其他街道上,炸油條、卷麻花,再說了你們去吃也方便呀!”陳偉話一落音,頓時全班哄堂大笑。有的笑得前仰後合,有的吹著口哨,有的狂喊大叫:“油條!麻花……”季老師也笑了。

“大家不要見笑,讓陳偉把話講完。”老師鼓勵他繼續講下去。陳偉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非常正經地看著大家。“甄皇是我永生的故鄉,藍天和大地是自然的畫框。這裏有我淳樸慈祥的鄉親和父親,有我善良的鄰居和親娘,有寬闊富饒的土地,有四季變幻、色彩繽紛的大豆水稻和玉米高粱……仿佛畫框中最美、最令人陶醉的油畫。自從我出生在這美麗的故鄉,猶如小鳥在自由地飛翔。每一個孩子就像酒瓶上的木塞,時刻被美酒滋潤著,汲取著大地沁人心脾的芬芳。勇敢智慧的甄皇人,風趣幽默,節儉助人,大人們生活得安寧踏實,孩子們輕鬆快樂地成長……我覺得這裏是甄皇人永恒的土壤,我們都應該在這裏生根、發出感激的嫩芽,將來結出回報這一塊慷慨土地和善良鄉親的感恩果實。好,謝謝大家!”“嘩……”如雨般的掌聲響徹教室內外。然後大家互相對視,各自眼光不同,有的驚奇、質疑,也有的敬佩和羨慕……這聲音好像來自天外,誰都不認為這聲音發自一個剛剛還被人取笑的逃課生嘴裏。

季老師也驚呆了,連連鼓掌說:“好家夥!”他萬萬沒想到一個平時讓他費神的學生竟講出這番話來,難道太陽真的從西邊出來了?要麼真像民間閑言的那樣,糞堆也有發熱的時候;要麼就是人的內心確實強大,絕對能支配自身的言行,話由心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家夥難道真是個性情中人?自己似乎蒙了。但他很快意識到自己無論如何該講話了,說:“同學們聽聽,這就是我們的陳偉同學,他後麵的這番話講得太好了,這才是他的真心話。對他而言,前麵的話叫拋磚引玉,後麵的話才叫目標遠大,看著樸素,實際可稱得上高境界了。好吧!下麵大家接著談吧。”氣氛一下被調動起來,大家紛紛露出踴躍發言的狀態。

“季老師,我來談談。”大家把目光迅速轉向教室西北角,站起來的是不久前被憋得尿褲子的小白臉羅鵬。羅鵬在家比較嬌養,他也是家中唯一男孩,平時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可上次因放學途中路隊長甄峰不準他下隊解手,憋得尿了褲子,險些釀成兩家大戰。在班裏他的成績優秀,人又帥氣,常常成為焦點和中心,也是妒忌和嘲諷的漩渦和目標。他猛地一站,頓時班裏鴉雀無聲。

“我讚同陳偉的觀點,誌向不論大小,為官不論高低。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隻要你心懷人民,擁有一腔報國的情懷,在哪都是做事,都能使百姓受益。當然好兒女誌在四方,我們讚美那些‘北逐匈奴而守藩籬’、‘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戍邊英雄,也謳歌那些‘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仁人誌士;同樣羨慕那些熱愛故土、維護國家安寧、建設美好家園的誌者,更由衷欽佩那些造福一方百姓,構築和諧關係、孝敬父母、善待親人和友鄰的理想者。他們立於足下、放眼遠方,所有這些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理想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我希望每個人應當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誌趣和家庭等實際條件,去選擇人生的目標。切不要好高騖遠,得不償失。”“嘩……”羅鵬的話落入一片如潮的掌聲裏,好久平息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