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體係建設不可忽略補充保險
封麵
作者:郝演蘇
今年“兩會”對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有著重要意義,“兩會”將根據中共“十八大”所確立的政治綱領和民生規劃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成立新一屆“兩會”,批準新一屆的國家和政府領導集體。其中,作為踐行“十八大”精神,根據“兩會”代表的要求和人民的委托,具體執行中共“十八大”所確立的政治綱領和民生規劃的新一屆政府,將圍繞小康社會、美麗中國、小城鎮建設和居民收入倍增等關鍵詞製定相應政策和量化評價指標,社會保障體係將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這些指標將成為夯實民族複興的重要基礎。
社會保障體係建設的程度是國際社會評價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指標。從國際社會來看,凡是那些社會保障體係完善的國家和地區通常受到國際大家庭的歡迎,其中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入境免簽待遇,因為這些社會保障體係完善的國家對於其國民醫療、健康與財產提供充分的保障,這些國家的國民很少有偷渡或出境滯留不歸及增加第三國醫療救助成本等現象。由於多種原因,我國國民享受免簽待遇的國家和地區非常有限,其中社會保障體係建設的薄弱也是重要因素。在我國,許多人對於社會保障體係的理解過於偏頗,將社會保障體係僅限於政府提供或安排的保障,並沒有將國家通過製度安排所建立的市場化或半市場化的補充保險納入社會保障體係的範疇。目前,我國通過新型農村合作養老及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養老及醫療保險和職工養老及醫療保險,已經基本實現了最基本的養老和醫療保險的廣覆蓋。但是,由於曆史、人口和經濟發展等原因,我國由政府主導和管理的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的保障水平相對較低,很難適應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之後的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我國不能簡單地照搬西方國家高福利的做法,必須在不斷完善基本保障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在政府支持和監管之下的市場主導的補充保險製度,鼓勵國民用自己的力量選擇補充保險,自我補充解決基本保障的不足。因此,我國的社會保障體係應當是由政府主導的基本保障和市場主導的補充保險共同構成的,基本保障和補充保險是我國完整的社會保障體係的兩個重要支柱,二者缺一不可。
從社會保障體係建設和發展比較完善的國家來看,大多是基本保障和補充保險都非常發達的,並且真正形成了相輔相成的兩個支柱所構築的完整的社會保障體係。因此,“兩會”代表和新一屆政府在圍繞小康社會、美麗中國、小城鎮建設和居民收入倍增等關鍵詞召開討論,製定相應政策和量化評價指標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到將基本保障和補充保險作為我國社會保障體係的一個整體,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奠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