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艱難跋涉的歐盟經濟(1 / 2)

艱難跋涉的歐盟經濟

國際

作者:李慧瑛

2012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再次將歐盟經濟拖入衰退境地並成為威脅全球經濟複蘇進程的最大風險因素,雖然在成員國政府、歐盟、歐洲央行的共同努力下,年末金融市場緊張狀況趨緩,投資者信心有所回升,而經濟刺激計劃和促進就業增長措施的推出,也有利於未來的發展前景,但問題尚沒有得到解決。歐債危機的風險仍在,經濟複蘇的步伐緩慢而脆弱,一遇風吹草動便會出現震蕩。

2012年——步履維艱

進入2012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呈現出愈演愈烈並向歐元區核心國家蔓延的趨勢,先是包括法國在內的9個歐元區國家信用評級遭降,接著意大利和西班牙借貸成本的上升引發了市場的擔憂情緒,而後的希臘政壇風波使歐元區麵臨分裂的風險,西班牙政府正式向歐盟提出援助申請則將這場危機推向了高潮,連一向被視為“避險天堂”的德國、英國和法國國債收益率也急速上升,形勢急劇惡化。至此,經濟處於衰退中、長期國債利率維持高水平的意大利,成為歐元區內麵臨嚴重困難但尚未宣稱需要救助的唯一國家。

為了應對將歐元區經濟逼至衰退邊緣的債務危機,緩解歐洲市場資金緊張的局麵,短時期內歐洲中央銀行分別於2011年12月21日和2012年2月29日推出了前後兩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共向歐元區銀行業注入超過1萬億歐元的流動性,以幫助實體經濟。由於經濟仍處於疲軟狀態且下行風險增加,7月5日歐洲央行將主導利率下調至0.75%,創下曆史新低。在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債收益率提高、市場擔憂債務危機可能擴散的情況下,央行又於9月6日推出救市新計劃——直接貨幣交易(OMT),將允許歐洲央行在歐元區二級國債市場無限量購買期限為1-3年的短期國債,並完全衝銷。更重要的是,12月13日歐盟財政部長就建立歐元區銀行業單一監管機製(SSM)達成協議,歐洲央行將於2014年3月1日成為歐元區銀行業的“超級監管者”。

歐盟作為世界最大出口方和進口方,2012年因受主權債務危機拖累而出現經濟衰退。2012年第一季度歐元區和歐盟經濟環比增長分別為零和0.1%,均較2011年第四季度下降0.3%的表現更好,避開了連續兩個季度萎縮而再次陷入經濟衰退的局麵。歐盟委員會11月7日發布的秋季經濟預測報告認為,短期內歐盟經濟條件依然脆弱,2012年歐元區和歐盟GDP將分別收縮0.4%和0.3%。主要原因在於支撐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中,私人消費疲軟且公共支出收縮,企業投資下降,出口雖因歐元彙率走低而受益,但不足以彌補前兩大動力的缺失,尤其是占歐盟經濟比重60%的私人消費。

困擾歐盟各成員國的另一大難題是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盡管為了應對歐債危機所采取的措施確實幫助降低了西班牙和希臘這些國家的國債收益率,但是經濟困境已迫使企業和政府部門大幅削減了就業崗位。進入2012年,經濟的不景氣導致就業市場每況愈下,失業率節節攀升,歐元區和歐盟的失業率分別從1月份的10.8%和10.1%走高至10月份的11.7%和10.7%並保持至12月份,這種狀況令人頭痛不已。

2013年——陰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