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PO通道收緊 PE_VC牆內開花牆外香(1 / 2)

IPO通道收緊 PE/VC牆內開花牆外香

財經

作者:崔博

證監會對IPO監管更加嚴格,使之前一直在翹首企盼等政策的PE/VC們心涼一截。而由於歐債危機和美國的財政懸崖,國外企業整體估值偏低,國內企業紛紛抓住難得機遇出境展開大規模收購。之前本刊報道2013年仍會是資本困局之年,那麼PE/VC應該如何突圍呢?“大批IPO項目將麵臨失敗風險,PE/VC隻能尋找新的渠道,海外並購或是一條好的出路。”萬博兄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經濟學家滕泰如是說。

國內PE/VC開啟去泡沫化進程

諾亞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PE投資步入行業寒冬,蕭條寂寥,去泡沫化進程開啟。在去年經濟增長走弱、IPO退出回報下降的情況下,項目投資的競爭壓力也在下降,即被投項目進入價格降低。隨著資本市場的完善,PE/VC退出渠道將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在市場和政策的雙層因素推動下,並購市場迅速發展。諸如2009年創業板帶來的IPO暴利空間已不複存在。並購市場的擴大將為PE/VC的退出提供更加便利的通道。

投中集團分析師萬格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兩個,一是國家對銀行業監管標準提升,采取緊縮的信貸政策,使得爭取並購貸款及銀團貸款名額“難上加難”,一些民營企業為順利進行並購交易不得不進行多渠道籌資。另外,2012年國內經濟仍低迷,IPO退出渠道收緊,PE/VC機構紛紛開始將視線轉向並購退出。之前活躍在世界並購舞台的多為外資PE機構,可以說並購基金在國內發展處於起步階段,因而萬格預計在2013年,本土PE機構參與並購的市場活躍度會呈爆發性上升趨勢。

PE/VC捆綁企業出海做大做強

由於國內PE/VC環境不佳,很多創投企業轉向海外求發展。投中集團分析師馮坡表示,PE出海潮並購已經顯現。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增長迅猛,年均增長約30%。2012年投資額約為600億美元,其中屬於股權類股本類投資在400億到450億美元之間,占600億美元的三分之二之多。

而在出海過程中,創投公司聯手大企業海外並購的路徑日漸成熟。

2012年,僅中信產業基金就有兩次成功經驗。第一次與中國最大的建築機械生產商三一重工聯手出資3.6億歐元,收購德國混凝土泵生產商普茨邁斯特的全部股權。除提供資金支持外,中信產業基金憑借先進的經驗,在該收購中也扮演了重要的管理角色。第二次是中信產業基金聯手LVMH(法國路易銘軒集團)旗下私募基金L Captital Asia,注資女裝品牌歐時力(Ochirly)。此外,成功的大案例還有2012年的本土PE機構矽穀天堂整體收購奧地利斯太爾動力。

此外,一些知名企業的高管也向國內的創投企業拋出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