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鬼拍手(1 / 2)

說起那兩個似玉非玉的珠子,還是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經曆,時間發生在遭遇母豬精的半個月前!

那年夏天,天氣熱得古怪。白天還可以泡在水裏,晚上就沒辦法了,不像現在有空調電扇的。最後和夥伴狗蛋、大儍一商量,決定不讓大人知道,晚上就偷偷的,到村頭三角坑旁邊的那棵白毛楊樹下睡覺!

這裏交待一下,為什麼在那棵大楊樹下睡個覺還要偷偷的不讓大人知道。

那白毛楊可不是一般的楊樹,俗話說,前不栽槐、後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這個“鬼拍手”,指的就是白毛楊,因為它長得快,樹粗葉深又稠密,容易招引邪物居住!

那棵白毛楊旁邊的三角坑,也不是等閑之地,就幾十畝這麼大的一個坑,卻有一個奇怪而響亮的名字,叫“老鱉窩”!

關於這三角坑的形成,還有一個近似神話的傳說。

因為我的老家在豫北黃河岸邊,距黃河很近,不過數裏而已,曆朝曆代治黃修堤,都要從村裏抓人出力。

但修築黃河大堤,需要鄉民勞力無數,這是其一;還有一點,就是需要天量的沙石土方。

那時的條件,自然不能跟現在比,沒有大型的挖掘機,沒有開山的炸藥設備,更沒有強大的運輸能力。所以治黃築堤所用的沙石土方,不可能搬山移嶺,多半是就近取材,又方便運輸。而距離黃河幾裏地的我們村,就理所當然的成了其中的一個取土點。

相傳很多年前,也不知哪朝哪代,在澇季未到之前,地方官就開始未雨綢繆,修整大堤、以防水患!

在我們村的那個取土點,不知取了多少土方,隻知道那個取土的大坑,略呈三角型,有幾十畝見方,裏麵有幾十個鄉民在坑底揮汗如雨,不停的挖土。

有一天,一個在坑底挖土的鄉民突然大叫起來,原來竟然挖出許多人或動物的骨架,白森森的,很是嚇人。

更為奇怪的是,不一會兒,竟挖出了幾條數尺長的大魚,不是死魚,而是活蹦亂跳的活魚,就在這時,在挖出活魚的地方,竟有水湧出,鄉民們趕快跑了上來。

挖出屍骨不為怪,奇怪的是在這無水的地方竟能挖出幾尺長的活魚,連旁邊的監工也站在岸邊嘖嘖稱奇。

正在大家看著那汩汩湧出的泉水,議論著土中挖出活魚的怪事的時候,不知是誰發聲喊:“不得了啦,地震了!”

大家左看右看,沒有何風吹草動的跡象,那人又喊道:“奇怪呀,那下麵的地,動的厲害啊,你們看呐!”

這下大家都看清了!

這塊幾十畝大小,深愈兩丈的大坑,下麵確實在動,確切的說,是坑底整塊地在向上抬高,中間已裂開一道大縫……

正在眾人目瞪口呆時,那土塊突然高出周圍數尺,接著一個一間房子那麼大的一個頭從裂縫中露了出來,兩眼黑亮,仰天一嘶,隻聽轟的一聲,整個地麵塌陷下去……

後來那塊塌陷的地方,就形成了一個深不可測的大坑,略呈三角形。據當時在場的人說,那個一間房子大小的頭,極像老鱉的頭,眼睛足有臉盆大……

那個三角坑,人們就給它起了一個古怪的名字:老鱉窩!

老鱉窩可以說是淹死人無數,還年年召收,每年夏天都會淹死一個人的,聽老人們講,坑雖不大,卻至今沒人知道最深處到底有多深,村裏是對它敬而遠之、毫無辦法,明明知道晚上肯定沒人敢下水,卻有很多人晚上聽到坑裏麵有人哭!

那老鱉窩中的哭聲讓人聽的頭皮發麻,甚至邊哭邊用手嘩嘩的拍水,好像在水中掙紮一樣,連看村護院的狗聽到那哭聲,都不敢出來,灰溜溜的直往床底下鑽,好像是看到了什麼極為恐怖的東西。白天去看又毫無一物,並沒有人落水或浮上來。

那棵白毛楊就長在三角坑旁邊。樹齡不知有多少年頭了,隻知道我們三個手拉手還環抱不了。樹葉綠的發黑,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向上根本看不到樹葉上麵到底有些什麼。三伏天大中午,旁邊驕陽似火,走在樹下卻十分陰冷,汗毛直豎,多呆一會兒身上就直起雞皮疙瘩!

在離地大約兩丈多高的地方,有一個臉盆大小的洞,多少年來,也不知雷擊過少回了,樹身也燒的發黑,卻仍未死!因為多少年來,白毛楊上的精靈從未害過人,老年人堅信樹上住的是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