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和的宮炎康顆粒是每盒12袋,大規格的,包裝非常漂亮,絕對爽眼,供貨價15元一盒;婦科卡帶片是36粒大劑量的,供貨價14元一盒,量大可以按批發價走。”周之平如數家珍地報了一通,介紹產品是有很多講究的,不能單純地報出價格,先講清楚規格,再報價格,這種情況下,店主比較容易接受。
“噢……”張大夫陷入了沉思,很顯然她在和以前購進的同類藥品進行性價上的比較。她仔細地翻看產品目錄。
周之平順著張大夫和門之間留下的空隙看過去,外麵的床上是一名斜靠在枕頭上輸液的孕婦,圓鼓鼓隆起的肚皮象個大圓球。孕婦一邊憐愛地摸挲著大肚皮,一邊同鄰床輸液的婦人閑聊,在外人耳裏一句也聽不明白的方言,她們倆個卻聊得個熱火朝天。床角邊堆著一床薄薄的被子,有可能孕婦晚上就在這休息。
修文縣因了煤礦的緣故,外來打工的較多,他們有了孩子後,往往貪圖便宜,不去正規的大醫院生產,而由張大夫這樣的私人診所醫生進行接生。
張大夫三下五除二就填好了藥品訂貨單。周之平接過來一看,好漂亮的字呀,龍飛鳳舞,筆韻流暢,很難想象在這一家小小的鄉鎮藥店,竟有寫這麼字好的人,怪不得敢為產婦接生,實在不是普通之輩呀。
可仔細一琢磨訂單,除宮炎康顆粒和婦科止帶片外,訂購的其它藥品價格都非常便宜,數量不少,涉及到了20餘個品種。俗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這藥便宜點老百姓固然願意買,生意好做,可價格貴點的藥品卻自有它貴的道理,療效和質量肯定不是普通藥品可比擬的。看病,對症下藥才是關鍵,一味賣便宜的藥,大病小治終究也不是什麼好大夫。
周之平把訂單順手交給申飛飛,交待他和司機兩個人想方設法把藥品取過來,並叮囑要帶來一套完整的供貨手續。
病人們重新在張大夫跟前排起了長隊,一個又一個處方流水般開具出去,櫃台裏抓藥的服務員忙得個不亦樂乎。
一個老大娘顫巍巍的坐在了張大夫麵前,“她大夫,我這兒不消化,吃饅頭時老嗆著,什麼原因呀?”老大娘手放在了胃部位置。
周之平心頭一顫,象這種吃東西老噎著的情況,依他學醫的經驗,八成是賁門癌一類的病灶,他心裏頗為緊張,這是大病呀,八成得下大醫院瞧瞧去。
張大夫依舊笑眯眯的,“她大娘,我給你把把脈。”張大夫在老大娘的胳膊上望聞問切了一番,邊叩診還不忘記同老大娘嘮家常。
“沒事,沒什麼大事,人老了,吃飯時仔細點就行了。”張大夫邊說邊開具了處方。小服務員們一會作就把花紅柳綠的藥片,用紙包好給老人遞了過來,也不知道包的都是些什麼藥。
5元錢,小服務員報出了藥價。周之平驚得目瞪口呆,5元?怎麼這麼便宜呀?這可是大病呀?好壞也要開些養胃健胃的藥呀,再便宜的胃藥也不止這個價呀!
老人一連聲的道著謝謝走了。周之平心裏空落落的,這明明是大病,得把真實的病情告訴患者呀,哪能一味開些便宜的藥來邀買人心呢?
周之平坐在哪裏,細細看每一個患者最後的藥價,超過10元的藥價很少,即使張大夫累死累活的一上午看上50—60個病人,她又能賺下幾個錢?
申飛飛和司機倆人繞遠路才把車開了過來,費了半天的勁。
由於張大夫所需藥品甚多,周之平他們出門時少帶了4-5個品種,隻好陪著笑臉和張大夫說好,下周一定把藥品送來。
待周之平和張大夫交割分畢,把藥品全部幫忙給她們擺放櫃台時,已經中午了。藥店裏看病的人稀稀落落的少多了,他們一行三人也趕緊告辭出門,又向沁南鎮另一家藥店誌寧藥店趕去。
……
在忙忙碌碌的展業中,一周很快過去了。
周之平記掛著短欠秋香診所藥品的事,一大早,他們就先繞道沁南鄉,計劃著送完貨後,再奔修文縣城送趟貨。
今天的秋香診所卻和上次周之平所見有著天壤之別,門口靜悄悄的,沒有人聲。
周之平輕輕走了進去,一個年輕人正在燒大鍋的開水,煤球火上,紅紅的火苗直上往竄,熱氣蒸騰,水在裏麵翻上滾下,已經沸騰了。
裏間的臥室裏傳來一陣緊過一陣的叫喊聲:“快點……快……快用勁,再用一點勁,好了……馬上就好了,嬰兒的頭快要出來了……快快點呀!”是張大夫的聲音,估計是上周見的那個產婦正在生產。
年輕人輕輕地站起來和周之平打招呼,“我媽一會就好,已經大半個上午了,就要生下來了,這時,不方便去叫她呀。”
“沒事,沒事,我不著急,我慢慢等等你媽。”周之平一邊客氣著,一邊坐了下來,能聆聽產婦生產,對他來說也是種難得的體驗,他是學醫的,對這些知道點。不用說,燒開水肯定是給裏麵接生消毒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