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鍛造寬大內心,_大心髒_才能勝出困境(1 / 3)

寬容別人,其實就是寬容我們自己。多一點對別人的寬容,其實,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點空間。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會有關愛和扶持,才不會有寂寞和孤獨;有朋友的生活,才會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其實,寬容永遠都是一片晴天。寬容就是忘卻。人人都有痛苦,都有傷疤,動輒去揭,便添新創,舊痕新傷難愈合。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別人先前對自己的指責和謾罵,時間是良好的止痛劑。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才有歡樂。

——星雲大師

1.做一個打不倒的人

人的一切操之於自我,別人給予我們的福樂不可靠,必須自我肯定、自我進取、自求多福;唯有自己先倒下,才會被人打倒,要相信命運操之在己,做一個打不倒的人。

人從出生之後,慢慢感受到人間的許多問題,像生老病死的問題、人我是非的問題、貧富貴賤的問題、煩惱得失的問題,此外還有國家、社會、政治、經濟、感情、人事等諸多問題,有些人很容易就被這些問題打倒了,有些人則不然。那麼,必須具備何種特質才能成為“打不倒”的人呢?

(1).做一個骨氣硬的人。有的人“人窮誌不窮”,做人很有骨氣,不向環境、困難屈服。有骨氣的人,為人尊敬,為人信賴,為人看重;有骨氣的人,不會被人打倒。

(2). 做一個耐力強的人。人要有力量才不會被人打倒,其中最重要的是忍耐的力量。耐力強的人,不因一時一人一言而影響自己的情緒,當然也就不會輕易被人打倒。參加馬拉鬆賽跑的選手要靠耐力才能到達終點,任何競賽,除了靠智能、武器來致勝,耐力才是別人打不倒你的主要力量。

(3). 做一個勇氣足的人。懦弱的人很容易被人打倒,甚至有的人不等別人打,自己就先倒下來了。其實人是不應該被打倒的,隻要你有勇氣,什麼樣的難關不能通過,什麼樣的苦難不能擔當呢?鬆竹梅都要經過寒霜雨雪的考驗,人有勇氣和困境奮鬥才能生存。

(4). 做一個眼光遠的人。有的人之所以不會被打倒,因為他有膽識,有遠見。他看得遠,看得高,不計較一時的得失,能夠掌握先機,把握機會,而且能進能退,能前能後,能有能無。即使遭遇挫折和打擊,他心中堅信雨雪總會停止,春風一定會到來,如此,怎麼會被打倒呢?

(5). 做一個腳步穩的人。做人必須自己站穩立場,才不會被人打倒。武術行家能夠蹲穩馬步,就不會被對方擊倒;搞政治的不貪汙、不做虧心事,就能"夜半敲門心不驚"。所以,要不被人打倒,先要自己不做易被人打倒的事。

(6). 做一個信心堅的人。信心堅固的人,不容易被人打倒。人要對自己的言行有信心,對自己的作為有信心,對自己的事業有信心。如果對自己缺乏信心,不需要別人打倒,就自動倒下來了。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財富,我們不但對自己要有信心,對家人、朋友都要有信心,不可以用疑心待人處世。當然,古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有的人太過自信,太過相信別人,也會吃虧。但是,寧可吃虧,也不能先用疑心。隻要對自己的誌節、道德、人格、信用防守嚴謹,就不容易被人打倒。事實上,立身處世要不被人打倒確實不容易,因為社會上處處充滿陷阱,處處都有嫉妒我們、陷害我們、生發障礙的黑手。想要逃過這些黑手,隻有自己小心謹慎,不做傷天害理的事。隻要船頭坐得穩,不怕四麵浪來顛,社會的風浪愈大,能幹的人愈是堅強,自然也就不會被人打倒了。

做一個打不倒的人除了具備上麵的特質外,最主要的是具備直麵逆境和挫折的勇氣,在逆境和挫折中鍛煉自我。環顧我們生活的世界,那些不是在逆境中造就的傑作?因為天敵的無情捕食,許多昆蟲在進化的過程中具有了保護色,迷惑了天敵的眼睛;單個獵狗勢孤力微,單獨捕獵將給它們帶來很大的困難,為了生存,它們進化出了團隊合作的精神,哪怕是再強大的獵物,麵對一群惡狠狠的獵狗也要心驚膽戰;豹子雖然單獨狩獵,但它在逆境中進化出了驚人的奔跑速度,在無情的自然界中保有了一席之地……正因為自然界無情的逆境,正因為生物在逆境中不斷地磨練,才造就了今天每個生物踢得近乎完美的生物構造。遭受逆境,對生物來說,可謂是福!

生物可以在逆境中磨練自我,作為自然界的主宰,人類又何嚐不是如此呢?“管仲舉於市,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試問世上有幾個成功人士的一生不是曆經磨難與坎坷的?“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幾句膾炙人口的人生哲理真實地總結了人生奮鬥擠進取的真諦。古人以“頭懸梁,錐刺股”作為治學的標準,是為了給自己創造逆境,磨煉自己;李時珍翻越崇山峻嶺,嚐盡百草,用生死作賭注,在自己創造的的逆境下,終著成《本草綱目》,為今天的中醫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勾踐臥薪嚐膽,忍辱負重,終竟“三千越甲可吞吳”。

如今的社會很殘酷,使自己擺脫逆境的唯一方法不是等待救濟,而是自己要不被打倒,自己去籌製機遇,自己努力去戰勝逆境。而事實上,許多時候表麵上看來是挫折、打擊或是挑戰的事件,反而給了我們更上一層樓的動力。

人們總有這樣的看法,路是直的好,而且越直越好,越平越好,越寬越好,其實並非如此。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麵性。平坦寬敞的道路,固然車輛跑起來舒適,然而經常出事的,出惡性事故的,往往要比不好的路多。人生道路也是如此。路,我們天天在走,但一帆風順並不都是好事。因為走的是直路、順路,人們常常會忽略路上那些有形或無形的障礙。因為忽略了,常常在順境中跌了大跤。

一個人的生活道路上可能會遭受不同的挫折,其實有挫折不一定是壞事,沒有挫折也不一定是好事。有時你可能會遭到厄運,而厄運有時也是一種幸運。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或輕或重都會在某一階段、某一時期碰上倒黴的厄運,這時人們一般都會處在頹廢、苦悶、意亂、無奈的情緒之中,極各別的還會走向與塵世絕緣的地步。

對待厄運,要有正確地認識,厄運並不總是致命的,厄運也不是長久存在的。民間有句俗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自然界是這樣,人的生命也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好事變壞事,壞事變好事的事經常發生。有時候,厄運甚至是一種幸運,一種契機,因為它可以逼你不得不選擇另一條路,而當你踏上另一條路,成功的天地會更加廣闊無比,勝利的希望就向你招手。

一個叫大衛的美國人獨自駕車去野外準備為家人砍一棵聖誕樹。沒有想到意外發生了,一塊大石頭從山上滾落下來,將大衛的腿結結實實壓在了下麵。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不會有人到這荒山野嶺來救他!怎麼辦?難到就這樣坐著等死?他身邊沒有任何一件看起來可以求生的工具,他隨身隻有一把從跳蚤市場上買來的匕首。於是,大衛就是用這把並不鋒利的匕首,對準自己的傷腿一刀一刀地剁下去,砸斷了骨頭、挑斷了筋!大衛最終帶著斷腿爬上了汽車,一條腿開車去了附近的醫院!大衛用“壯士斷臂”的勇氣,拚回了一條性命!

大衛的選擇讓我們為之震撼!我們無法拒絕厄運!在厄運麵前我們可以悲傷、可以哀歎!但絕不能失掉信心!絕不能被打倒!我們必須要直麵殘酷的現實,要將損失控製到最小,甚至不惜有勇氣親手斬斷自己與生而來的那條腿!做一個永遠打不倒的人!

2.最大化地挖掘出自己的潛能

一個人的潛能,該是無限的。在本行上有出色表現的人,未必不能在本行以外有超常發揮。我們要最大化地挖掘出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潛能。

著名蘇聯教育家利特維諾夫在回憶錄裏講到:“我認識幾個技藝精湛的釣魚能手,他們全都非常聰明,全都是本行的大師。一個是出色的蒸汽磨粉機專家,另一個是才能出眾、多次獲獎的音樂家,第三個雖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是成功地管理著一個工廠,第四個是技藝極其高超的細木工匠……”其實,說破了,行與行之間,其中不少有相通之處,每個人隻要充分挖掘自我潛能,便能越界而行,並取得成功。

畫家朱子明原本是一位很有功底的山水畫家。當他接旨進宮為宋朝徽宗皇帝畫驢時,簡直哭笑不得。原來,朱子明因名氣大,遭同行們忌妒,四處造謠貶低他,說他是個驢畫家,哪知皇上信以為真了。朱子明進宮,放棄了山水畫作,苦心為皇上畫驢,並因此成為天下第一畫驢人。盡管朱子明畫驢是被逼出來的,但從畫驢的成功看,朱子明有著不凡的創造潛能。

發掘自己的潛能,固然是開拓視野、加強修養的必需,但同時亦應是興趣所然,是自我創造快樂的必須,惟此,方能有所成功。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費曼教授被譽為“科學玩童”。有一年他去巴西講學,住在一家高級賓館,結識了當地一支桑巴樂隊。沒事的時候,費曼便偷偷找他們學習打鼓,後來其打鼓的“創新”味道居然受到欣賞,並被準許參加演出。中年的費曼還對繪畫產生了濃厚興趣,熟人們都不讚成他不務正業,但費曼興之所至,難以逆轉。他說:在別人認為你不可能做好的事上獲得成功,真是快事!

每個人都充盈著巨大的潛能,每個人都有權利有義務有責任去挖掘它,從而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與亮麗,千萬莫要自我拒絕,千萬莫要活在借口之下。要永遠記住這樣的哲理:人活在世,可以有無數個追求,但你至少要有一樣東西拿得出手,哪怕這樣東西不是很起眼。否則,人生路上難免留下一片片空白。那麼一個人如何發現自己有什麼樣的潛能、事實上自己是最有資格了解自己的,具備什麼潛能可以從生活經驗中去判斷與摸索。通過外部的方法了解自己有以下可供選擇的方式:

(1).采用測評工具。

目前測評在國外已經是比較成熟的做法,不同層次與深度的分析都有相應的工具,有些還需要借助專家的分析,基本上包括能力、潛質、興趣、個性心理等方向。目前市場上可以搜索到一些較為常規的測評題目,而比較全麵深入的測評則需要尋找專業公司的幫助。

(2).與周圍的人交流分析

有時候周圍的朋友、親人、同事、老師會更加客觀的對你做一個評價,可以直接與他們交流,暨以了解自己被別人認可的優勢與存在的不足。

(3).從工作中獲得的評價判斷

工作中每個人都會得到一些評價,這樣的評價通常涉及你的工作態度、方法與特長,客觀的看待與總結工作中獲得的評價,能夠幫助自己整理思路,發現優勢與缺點。

了解自己的特點之後,適合什麼工作就可以進行分析了,一般情況下你需要了解不同工作對於人才素質的要求,這在企業裏是人員招聘選拔的基礎,被稱作工作分析與勝任素質模型。自己的素質特點與不同工作崗位要求匹配程度越高,理論上講就越適合。另一方麵,有時候個人的潛能隱藏較深,在特殊情況下才能夠被真正激發,例如有些看似很內向、羞澀的人也許會成為卓越的銷售。

人身上的潛能是無窮無盡的,為什麼絕大部分卻處於休眠狀態?主要是受心理上無形障礙的影響和阻礙。如果你想充分發揮你自己身上的潛能,想知道自己能勝任什麼事,那就從現在開始,把你身上的無形障礙,也就是你害怕做的事,一項一項排排隊,寫在日記裏,由易到難訂個跨越計劃。然後從第一件害怕做的事做起,直到不懼怕為止。這樣每完成一項,你就跨越一個心理障礙,解去一根捆綁自己心靈的繩索,消除一次“我從未做過”的念頭,擦去一個“我不敢做”的想法。

3.冥想十夜不如行動一朝

一個人想奔向自己的目標,追求自己的成功,現在就立即行動。“立即行動”,是自我激勵的警句,是自我發動的信號,它能使你勇敢地驅走拖延這個“賊”,幫你抓住寶貴的時間去做你所不想做而又必須做的事。

所謂“空想”是指對隻想不作的一形容。有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想我們要做些什麼,要怎麼做,甚至要付出的努力我們都想過。可是我們僅僅在想,而沒有行動。想隻能是空想,永遠不能成為現實,隻能說是夢想罷了。說是夢想還好,畢竟人人都有夢想。夢想是促使人去努力做事,而達到目標的美好想法。可是如果說是做白日夢,那就更貼切了。做夢的人醒了還好,就怕這個夢永遠也不會醒,那才是可悲,甚至還可以說有點可憐了。

在我們周圍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那麼為什麼不行動呢?應該首先就是懶,為何懶?那就是行動就是要付出勞動,勞動就必然會有苦,有了苦自然想到逃。然後就是心理問題,就是想我們做這件事很難,可能又做不好;想去學也怕學不好.到時不是白費心思。真是前怕苦後沒膽量。最後不用說自然就是:做都不敢做,行都不行動,又怎麼能去想成功,那不是春天不播種,夏天不去耕耘,秋天哪能收獲,冬天就不會有享受。行動起來吧,如果一件事你不支做,你就永遠不怕失敗,但是你永遠也不會成功的,雖然你失敗了一次,可說不定你下次就會成功,成功是在失敗之後總結出來的結果。多次的失敗會換來輝煌的成功。還等什麼,趕快行動起來吧,希望在於行動。

小吳是從一名牌大學剛剛畢業的學生,在他的腦海裏隻有一個印象:我是名牌大學畢業的,我的想法都是很有價值的,跟著我也就是很有價值的。但是小吳總是懶於行動,今天有這麼個想法,明天有那麼個想法。或許他的想法真的很不錯,但因為一直沒有付諸過時間,所以幾乎沒有人知道他有什麼值得大家為之震驚的想法。後來,小吳在一個著名商業總裁的鼓舞下,逐漸的把自己的一個個想法都付諸實踐。最後終於成就了一番不小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