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到無求品自高、人到無私功自大、人到無欲自然正,能夠無求、無私、無欲不就很好做人了嗎?格除自心私欲之物,乃是明明德之根本。窮盡天下事物之理,乃末之又末之事。
——星雲大師
1.微笑、禮貌是生活快樂的根基
微笑掛在臉上,會融入別人的心裏,若不懂得微笑,就不會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實感,更不用說享受溫馨的氛圍了。如果說微笑是壇陳年老酒,那麼笑的越坦誠,越真摯,就越能醉人心腑;如果說微笑是滴清晨的甘露,那麼笑的越純潔,越陽光,就越能滌去塵世浮躁的心緒。
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一切的和諧與平衡,健康與健美,成功與幸福,都是由樂觀與希望的向上心理產生與造成的。這是什麼?這就是微笑所能產生的力量。你要牢記麵帶微笑地傳遞你的聲音,一個細小的動作,會讓人深切感受到你心情的愉悅,這種快樂的情緒會產生感染的力量,讓他(她)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你陽光的、明媚的、溫馨的笑容,無意間就會樹立一種謙和、真誠的印象。
微笑的作用就是一劑快樂的催化劑,可以使陌生人感到親切;使朋友感到安慰;使親人感到愉悅。利用好微笑的力量,不僅會達到融洽關係的作用,還能起到消除隔膜的功效。但緊張的生活和工作壓力,讓人忽視了微笑的存在,如和熟人打招呼,也是形式般僵硬地笑笑了事,沒有真正理解微笑潛在的魅力,形成了交際中的隔膜和怨恨,導致人與人的不理解和言語衝突。
微笑就是這樣的一種力量,當你真誠地麵對一個人時,你的微笑會如陽光般暖醉他(她);會如碧水般溶化他(她);會如綠色般縈繞他(她),讓家人和朋友深深地感受到幸福般的蕩漾。這就是微笑的力量,在這種力量的昭示下,隻要奏響快樂生活、明媚生活的暢想曲,我們就會不斷地享受到,微笑迷人般得力量。
因為感到愉悅,才會微笑;因為感到幸福,才會微笑。微笑帶來的好處很多,不過盡管如此,還是有些人不喜歡它,而能擁有它的人,一定能與他人相處融洽。
微笑在人際關係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就像植物不能沒有水分;就像人類不能沒有食物。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如果大家都不微笑,我想,不論相處多久也不會有交集吧!就像都市大廈的住戶,明明兩戶隻差了一百公尺,但是見麵也視若無睹,幾年下來,兩家的關係也不會有發展。
如果不常微笑,結果可能會是人際關係不佳,因為不會有人喜歡成天扳著臉的人,更不可能拿自己的熱臉去貼別人的熱屁股;如果能保持微笑,不隻是自己開心,周遭的人也能因此受惠。我就有遇過這種事,當時我的好朋友因為跟老師發生了些許爭執,彼此都有誤會,使得他束發衝冠、橫眉怒目,沒有人敢去跟他說話,過我卻挺身而出,以平和的言語,麵帶笑容的表情,讓他不再衝動。不過我很慶幸他沒有將脾氣發在我的身上,這應該是所謂的「伸手不打笑臉人」吧!事後誤會不但解開,他與老師處的更好了,晚上還請我大吃一頓呢!
生活並沒有拖欠我們任何東西,所以沒有必要總苦著臉。應對生活充滿感激,至少,它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微笑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跟貧富、地位、處境沒有必然的聯係。一個富翁可能整天憂心忡忡,而一個窮人可能心情舒暢;一位處境順利的人可能會愁眉不展,一位身處逆境的人可能會麵帶笑容。一個人的情緒受環境的影響,這是很正常的,但你苦臉,一副若大仇深的樣子,對處境並不會有任何的改變,相反,如果微笑著去生活,那會增加親和力,別人更樂於跟你交往,得到的機會也會更多。隻有心裏有陽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現實的陽光,如果連自己都常苦著臉,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終是一麵鏡子,照到的是我們的影像,當我們哭泣時,生活在哭泣,當我們微笑時,生活也在微笑。微笑發自內心,不卑不亢,既不是對弱者的愚弄,也不是對強者的奉承。奉承時的笑容,是一種假笑,而麵具是不會長久的,一旦有機會,他便會摘下麵具,露出本來的麵目。微笑沒有目的,無論是對上司,還是對門衛,那笑容都是一樣,微笑是對他人的尊重,同時是對生活的尊重.微笑是有"回報"的,人際關係就像物理學上所說的力的平衡,你怎樣對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你,你對別人的微笑越多,別人對你的微笑也會越多.在受到別人的誤解後,可以選擇暴怒,也可以選擇微笑,通常微笑的力量會更大,因為微笑會震撼對方的心靈,顯露出來的豁達氣度讓對方覺得自己渺小,醜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有時候過多的解釋、爭執是沒有必要的.微笑發自內心,無法偽裝.保持"微笑"的心態,人生會更加美好.
人生中有挫折有失敗,有誤解,那是很正常的,要想生活中一片坦途,那麼首先就應清除心中的障礙.微笑的人是懂得愛的人,一定不會是平庸的.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誰不希望跟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交朋友呢?微笑能給自己一種信心,也能給別人一種信心,從而更好地激發潛能.微笑是朋友間最好的語言,一個自然流露的微笑,勝過千言萬語,無論是初次謀麵也好,相識已久也好,微笑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令彼此之間倍感溫暖.微笑是一種修養,並且是一種很重要的修養,微笑的實質是親切,是鼓勵,是溫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總是容易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機會,總是容易取得成功.
中國曾有“君子不失色與人,不失口於人”的古訓,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待人應該彬彬有禮,不能態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遜。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確實,禮貌是教養的主要標誌。禮貌不僅能反映一個人的知識和教養水平,而且能映出一個城市,一個團體的精神麵貌和文明水準。
2.讓自己快樂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快樂的決定權在與自身,更確切地說,快樂是一種心境,一種精神狀態,人們可以通過創造快樂的心境來使自身獲得更多的快樂。
對於一個人來說,快樂的活著就是成功的人生,所以誰都會渴望自己能夠更多的擁有快樂,然而快樂卻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於是有的人開始怨天憂人,怪上天不偏愛自己,怪命運多桀,抱怨事業不順、家庭不和……其實這些都不是你不快樂的決定因素,真正決定你快樂與否的隻是你自己。
快樂其實是一種心境,一種精神狀態。快樂發自你內心,你可以隨時創造一種“我很快樂”的心境,大多數人要多快樂,就會有多快樂。如何才能使我們獲得快樂呢?
(1).微笑:如果你一直使自己的情緒處於低落的狀態,例如你肩膀下垂、走起路來雙腿仿佛有千斤重似的,那麼你就真會覺得情緒很差。你要是一臉哭相,沒有人願意理睬你。那麼要怎樣改變呢?很簡單,你隻要深吸口氣,抬起頭來挺起胸,臉上露出微笑,並擺出生龍活虎的架勢就行了。微笑和打哈欠同樣會傳染的,如果你真誠地對一個人展顏而笑,他實在無法對你生氣。
(2).放鬆:快樂的人總是這樣對自己說:我覺得快樂,我會在各方麵幹得越來越好,我會越來越快樂。你反複地對自己說一些話,如“我很放鬆”、“我很平靜”等等,時間久了這些話就會進入你潛意識中。
(3).憶趣:現在,我們一起來嚐試一下幻想愉快的心理圖像。首先,放鬆你的下巴,抬起你的臉頰,張開你的嘴唇,向上翹起你的嘴角,對自己說“憶些趣事”。把快樂圖像化,像一部電視片一樣對自己播放,這就是愉快的心理圖像法。
(4).大聲講話:受壓抑的人說話聲音明顯地細小,表現得自信心不足,一點也不快樂。所以你要盡量提高你的音量,但不必對別人大聲喊叫。你隻要有意識地使聲音比平時稍大就行。
(5).抬頭挺胸: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那些遭受打擊、被別人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拉拉很懶散,顯得很邋遢,完全有自信。另一種人則表現出超凡的信心,他們走起路來比一般人快,像是在短跑。抬頭挺胸走快一點,你會感到快樂滋長。
(6).利用自己的優點:假如有人告訴你:“你在電話裏很會說話”。你認為這沒什麼了不起。然而要知道,有許多人都覺得這麼做非常困難,因此這的確是你值得驕傲的優點。快樂的來源是發現並利用你的真正的優點,這使你的自我意識變得更加美好,你也就愈快樂。
(7).分享:一個人問上帝:“為什麼天堂裏的人快樂,而地獄裏的人卻不呢?”於是上帝帶他來到地獄,他看到許多人圍坐在一口大鍋前,鍋裏煮著美味的食物,可每個人都又餓又失望,因為他們手裏的勺子太長,沒法把食物送到自己口中。接著,他們又來到天堂,這裏的勺子也很長,可是人們用勺子把食物送到了別人的嘴裏。與別人分享快樂可以使快樂永駐。
(8).感恩:你若能學會心懷感激,就會減少很多憤怒,你隻有心懷感激,才會真正快樂起來;若一個人就隻有怨懟,你的心情自然好不起來。一句話說得好:思之而存感謝。感恩的心將為你開創快樂的奇跡。
當然上麵說的這些一下子做到是不可能的,你可以慢慢來,那是應該能做到的。因為能夠決定你是否快樂的就是你自己的心態,調整好了心態,你選擇了快樂,自然也就擁有了快樂!
3.攀比中,人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紛紛擾擾的大千世界,有人攀比外表,有人攀比金錢,但卻無法從內心感到真實的幸福和快樂。富麗堂皇的裝飾背後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悲哀。要知道,在攀比中,人是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因此,我們要學會滿足,不要在一些毫無意義的攀比中葬送了自己。
我們可以與他人比,但絕不是攀比。比較心地的善良,可以養成純美的心靈;比較剛毅堅強的性格,更能麵對人生坎坷;比較愛的付出,可以讓愛的玫瑰始終芬芳;比較知識,比較思考,比較創造,比較成功,可以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可以激起奮鬥的激情,能讓人的精神世界更豐富多彩,讓人的一生更加美麗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