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 3)

我不解:“遺言中明明說是急病而亡,你怎麼能看出她出事了?”

潘老說:“首先突然死就顯得很蹊蹺,不正常。有什麼病會突然死的?如果真要是突然死的怎麼可能留下遺言?其次,她專門強調稱我為良明吾夫,這也是不正常的。像我們這種關係,她即使要對我說什麼,直呼其名就可以,何必專門強調說吾夫?還有,也是最重要的,她特別申明是因公殉職,死而無憾。這太不正常了。如果僅僅是為肥原工作而死,她怎麼可能無憾?孩子還這麼小,革命尚未成功,她應該死不瞑目才是!正是這句話提醒了我,讓我懷疑她身上可能帶出情報來了,因為隻有這樣她才會死而無憾。”

可是,潘老在李寧玉身上和遺物中找遍了也沒有任何發現。

怎麼可能有發現?肥原已經先他一步,把李寧玉遺體和遺物都翻爛了,至於穿的戴的都是新換的,更不可能有。

“但我堅信會有,我沒有放棄,一直在找,在想,在猜。”潘老擰緊眉頭,仿佛回到那個現場,“當我找過多遍,確信沒有東西後,我懷疑她可能是用了某種秘密的方式。什麼方式呢?我想如果在身上,肯定是在肚子裏,她吞下去了。但這個她在遺言中沒有任何提示,再說這又不是那麼好證實的,所以我先沒往這裏想。不在身上,就在遺物中,如果在遺物中,我覺得唯一可能藏情報的地方就是那幅畫,而且她在遺言裏也特別提到了這幅畫。於是我就細心地研看這幅畫,希望從畫裏麵發現什麼。但我怎麼看,再三地看,反複地看,就是沒有任何發現。”

這畫當時就掛在潘老的書房裏,已用絲布裱過,框在一個褐色的鏡框裏。從畫的風格看,說是素描,其實畫得挺寫意,樹幹和樹冠都是粗線條完成的,隻有個大的輪廓,小草更簡單,長長短短,一筆落成,很馬虎。畫麵是如此簡單,淺白,即使用放大鏡看,我也敢肯定那上麵不可能藏有情報。

但潘老說,情報就藏在這幅畫裏麵,讓我猜。

開始,我看畫紙比較厚,也許可以當中揭開,所以懷疑是在夾層裏。繼而,我覺得那兩個樹冠的形狀有點像某種路線圖,心想秘密會不會在這上麵。後來,我又猜李寧玉給孩子附錄的那句話裏有文章。如是再三,均被潘老否認。最後潘老看我實在沒有新的想法,提醒我說:

“你注意那些小草,有什麼特點?”

這些小草我早已反複看過,長長的一排,高矮不等,一半在地麵下,一半在地麵上,疏密有度又無度,看上去畫得非常不經心,多數是一筆帶過。如果要說有什麼特點,就是畫得隨意,就是不可能在其間藏匿什麼東西。

潘老笑道:“你的思路不對,你總想在上麵直接看到什麼,怎麼可能呢?李寧玉當時的處境怎麼可能直接告訴我們什麼?所有帶出來的東西都是被再三檢查過的,你能看到敵人也能看到,這肯定不可能的。你應該想到,她一定把情報藏在隻有我才能發現的地方。那麼我和別人不同的是什麼?我有什麼火眼金睛?我剛跟你說過,我是個報務員,當時杭州地下組織與新四軍無線電聯絡的電台是我掌管的,而李寧玉本人是專職的譯電師,對莫爾斯電碼非常精通。”

說到這裏,潘老停下來,問我對莫爾斯電碼了不了解。

我當然了解。我不了解莫爾斯電碼,怎麼可能寫《暗算》?阿炳就是個偵聽莫爾斯電碼的高手。現在很多人都說我曾在相似的秘密部門工作過,甚至還有種說法,說我因為寫《解密》和《暗算》已經被相關部門開除。對此,我總是無話可說,因為我不知該怎麼說。不說也罷。我一向認為,我對大家重要的不是我個人的什麼,而是文字,是作品。我也無所謂——不在乎——被單位開除或者重用。我無所顧忌,是因為我另有所圖,就是:寫好作品,讓讀者喜歡我,讓讀我作品的人有一個新的生活空間。換句話說,我在乎的是不要被讀者拋棄,開除。我覺得這不像有些人說的那麼容易做到,說容易也許隻是輕薄的一麵之詞,不供參考。

好了,言歸正傳,說說莫爾斯電碼。

我覺得莫爾斯真是偉大,發明了這麼簡單的一門語言。在這門語言裏,隻有兩個聲音:滴和答;隻有兩種筆畫:點(·)和劃(-)。點和劃,或者滴和答的關係,是一比三。就是說,三聲滴連在一起就是一聲答,三個點連在一起就是一道劃。進一步說,就是一個點、一聲滴,把全世界的所有語言都納入其門下。其傳播渠道是天空,是雲彩,是大氣層。隻要你在天空下,都可以使用這門語言。

三十年前,在我還是小學二年級時,有一天我姑姑的婆婆去世了,她兒子在北京工作,急於要通知他趕回來參加葬禮。父親帶我去郵局,管發報的人是我們家親戚(我要叫表叔),讓我有幸第一次看到了發報機和發報的整個過程。我看到表叔端坐在案前,右手中指不停地在一個鋼鍵上按動,同時屋子裏充滿了滴滴答答的聲音。沒有五分鍾,表叔說他已經把我們說的話跟北京的親戚發過去了,對方已經收到。我覺得簡直不可思議,懷疑是假的,在騙我們。但是晚上,表叔給我家送來一份電報,說我姑姑家的兒子已經坐在趕回家的火車上,讓我們無論如何要等他回來再安葬死者。我當時已經認識很多字,我把電報拿過來看,看到的卻全是數字,一組接一組,每一組有四個數字。我問表叔他是怎麼看懂上麵的意思的,表叔說有一本書可以查,因為他經常用這本書,大部分都已經背得出來,所以不用查就可以知道。

其實,那就是明碼本。去郵局發報,你會看到工作人員的案頭總有這麼一本東西,大16開本,厚厚的,像我們常見的一本英漢大字典。在這本東西裏,所有的漢字和標點符號都變成了數字,比如中國,變成:0022 0948;美國變成:5019 0948;逗號變成:9976。諸如此類。到了發報員手中,這些數字還要變,變成滴答聲,比如1變成滴答,2變成滴滴答。在此,作為一點知識,我不妨羅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