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積極思考能驅除恐懼(1 / 3)

你一生中最大的敵人永遠都是恐懼。這個敵人使許多人望而卻步,使他們無法采取並保持一種積極態度。恐懼是“巨大的破壞者”,如果任由恐懼支配生活,你就永遠無力幹成任何有意義的事。

所有人在做事前都喜歡估計後果、權衡利弊,把消極麵想在前麵,而我們的想法也能自我證實這些話的正確性,如“這件事做不成”,“我怕”,“如果做了,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別人不會理解”,“費這麼大勁不值得”,“我沒有時間”以及類似借口。就算你自己並未體現出這些想法,別人也會通過暗示的力量讓你這麼想,從而讓你認為確實是這麼回事。

要想取得成功,事前就要有堅定的信心。而到現在,你也知道怎樣培養自己體現出堅定性了。

消極型的人在開始做事之前便已經被擊敗。大自然通過“適者生存”的古老法則,為你帶來了這種結果。我們都知道在古代斯巴達年代發生的事:孩子從嬰兒期起就必須自力更生,而隻有那些能存活下來的孩子,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消極型的人是懦夫,或者從另一角度來說,懦夫都屬於消極型的人。為了幹某件事,光打雷不下雨沒有任何意義。同樣,無論做什麼事都采取消極防禦的態勢,也不是明智之舉,因為防禦是消極行動的表現。

不願意被人征服的人,別人就無法征服他。如果你突然陷入防禦態勢而絲毫沒有發覺,趕緊從這種狀態中擺脫出來。盡快主動進攻,因為始終防守隻有挨打。你一生中最大的敵人永遠都是恐懼。這個敵人使許多人望而卻步,使他們無法采取並保持一種積極態度。恐懼是“巨大的破壞者”,如果任由恐懼支配生活,你就永遠無力幹成任何有意義的事。

大約3500年以前,《聖經》中的約伯說:

隻要我想著最害怕的事,那麼所害怕的事就會降臨到我身上。

之所以突然想起害怕的事,肯定是因為他恐懼地描繪了這些事他運用了那條永恒法則來吸引它們。就像可以通過長久留住積極想法,從而將想看到的好事變成現實一樣,通過長久保留擔憂和消極的想法,同樣也能將壞事招到身邊。

如果你已經讀到這裏,那麼應該懂得:善待自己的想法時,你的想法也會善待你!這話沒有錯,那麼,你想有的想法會是什麼呢——悲傷、苦惱、疾病、擔憂、失敗——還是健康、財富、幸福、成功?這完全在於你自己。在這個星球上,除了你自己,沒有誰能指揮你的想法,而你運用意誌保持積極想法的方式,完全隻受你個人支配。

已故的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在說這句話時,鏗鏘有力,發人深省:“我們隻用害怕一樣東西,就是‘害怕’本身!”

他知道自己在說什麼,而無數聽他說這句話的人,也明白他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因為他們隻需在自身的現實生活中檢驗恐懼帶來的影響,從而懂得‘害怕’本身甚至比他們害怕的事物更可怕!

有時候,正視害怕的東西比過早預料怎樣麵對它們更容易些,因為想像力往往會通過恐懼,誇大你害怕發生在自己頭上的事物。

許多人在最終遇到曾經害怕出現的情況時,往往羞愧不已:沒想到事實並不像所想象的那樣糟糕或艱難。

摒棄你的恐懼畫麵

應該永遠記住:由於人通過畫麵思考,因此,進入意識中的每個錯誤畫麵,以及與其相伴的強烈恐懼感,就像一粒種子在思維中紮根,並最終在生活中繁殖出類似事件。

為保護自己免受錯誤的情緒反映或一再出現的恐懼感日益強烈的影響,必須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如果你發現自己仍然用這樣一些話表達感情,那你多多少少仍然是恐懼和擔憂的犧牲品:

“我太擔心了,腦子裏一團亂麻,根本理不清。”“我有一種感覺:無論做什麼,都做不到點子上。”“我對自己——對上帝都失去了信心。”“我太緊張、壓力太大,好幾個星期睡不著覺。”

“我無法從親身經曆的事情中擺脫出來。”“雖然頭腦很清醒,但我仍然忍不住由於憎恨、不滿和恐懼而莫名其妙地發火。”“我對生活一點興趣也沒有——要是我不怕那樣做,肯定就不會是今天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