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壇王子孔令輝(五)
(五)麵對第一座“高山”
說實在話,我小時候不能算是一個很調皮的孩子,雖然有時也難免會幹出點兒淘氣的事兒,但並不會出大格兒。對自己喜歡做的事,更會盡心盡力。不過,當我正式走上打乒乓球的路後,很快就發覺這並不是一件可以輕易就能做好的事。
原來在幼兒園的乒乓球班打球,帶有很大娛樂成分。雖然我的好勝心很強,但由於對手不強,那會兒似乎也沒費太大的勁兒,就在班裏名列了前矛。加上不少叔叔伯伯看過我的球後也曾說過“動作比較正規”、“手感不錯”之類的表揚話,我便確信自己一定能把球打好。可是,當我開始參加正式訓練後,卻發覺自己的球其實不過是“小兒科”,根本沒有與高手抗衡的資格。
當時,我們班裏水平最高的隊員名叫麻誌剛。他比我大三四歲,球齡也長,在夥伴中頗有些“鶴立雞群”。隊內打訓練比賽時輪到我與他對陣,一上來教練就宣布:麻誌剛每局讓孔令輝15分。
怎麼,他能讓我15分?一局球總共才21分啊!我顯然不相信有人的水平會高出我這麼多。可一盤比賽打下來結果同樣令我格外吃驚:有的局我勝了,勝得勉勉強強;有的局我輸了,輸得一敗塗地。無論是勝或負,其實對我來說都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這本來就不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競爭。
回到家裏,爸媽很快就看出了我的情緒低落。我的臉色就是“晴雨表”,心裏不高興時一句話都懶得說,嘴撅得老高。
“是不是覺出自己的球不怎麼地(樣)了?”爸爸問道。別看他不是我的教練,其實對我的情況了如指掌。我點點頭,瞪圓兩隻眼睛看著他,真想聽他講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的水平比麻誌剛低,這是正常的,你年齡小,球齡短嘛。不過,水平低並不可怕,怕就怕你沒有信心趕上去。隻要你能認認真真地練,我看你遲早會趕上他。”
聽著爸爸的話,我的心裏踏實多了。“對,我一定要盡快趕上麻誌剛!”
爸爸見我的思想開了竅,便又語重心長地說道“人做任何事都得付出努力,打乒乓球更是如此。咱們中國被稱為乒乓王國,高手可以說遍地都是,即便將來能打得過麻誌剛了,這還是沒什麼了不起。小輝,你要走的路還長得很哪!”
從此,我不光在打球上下的功夫更大,人也變得沉穩了許多,心裏好象有了“定盤星”。是呀,既然我選擇了打乒乓球這條路,就得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好它,甭管前麵有多少困難在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