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壇王子孔令輝(六)
(六)初出茅廬
1982年至1985年在市少年宮訓練的3年,是我基本功練得最苦的3年,也是我從過去的懵懵懂懂到真正懂得打乒乓球到底是怎麼回事的3_年。杜教練至今回憶起那段日子來還常說:“小輝吃的苦可真不少!”可我也覺得,那段日子自己過得很充實,很令人回味。
如果用今天的標準去衡量,那時少年宮的訓練條件的確很簡陋。由於人多場地小,我們每天訓練時都是4個人合用一張球台,兩人一組打對角。別看條件差,教練對我們的要求可是一點也不低,平時每天訓練3個半小時,寒暑假時每天訓練8個小時,課程總是排得滿滿的。每天從早起7點多鍾一出家門,我就開始了一天緊張而忙碌的生活:上下午在學校上課,然後去少年宮打球,直到晚間8點半鍾才能回到家裏。爸爸為我參加訓練的事定了不少規矩,其中兩條就是不能因任何個人原因缺課,發燒在38.5℃以下不得請假。
記得那時每到節假日,我總是纏著爸爸到處去找球打。有時他和媽媽主動提出要帶我到
公園玩玩,我也沒心思去。假日裏我和爸爸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哈爾濱市熱電廠,那兒的一群叔叔球打得很不錯,也很樂意與我們父子對壘。有一年省裏舉辦家庭乒乓球賽,爸爸聽到消息後立即去報了名,又與我一同去到伊春市參賽,那次我們父子居然拿了冠軍!
隨著日積月累的不斷努力,我的球技也在漸漸增長,同麻誌剛的差距從15分縮小到10分,又從10分縮到了5分。而就在參加正式訓練滿一年的時候,我也開始代表哈爾濱市去參加各種比賽了。
1983年8月,我們市少年宮隊頭一次去打省少年比賽。團體賽中我被列為第三號主力,幾乎每場球都上了。由於我還不滿8歲,球又打得很勇猛,所以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雖然我們隊隻取得了團體第五,我卻獲得了精神文明獎。
1984年在北京舉行的首屆“開拓杯”比賽,是對全國少年兒童乒乓球運動的一次大檢閱。按規定,12歲以上的運動員才能參加少年組比賽。可我們隊不光是給我報了這個組,而且還把我排在了第二號主力的位置上。那次我們隊打出了水平、打出了威風,團體賽取得了第三名的優良成績,麻誌剛則勇奪單打冠軍!
緊接著的1984、1985年的兩屆全省少年比賽,我們隊又連續奪得了男子團體冠軍。這時,我們這支小小的市少年宮隊不僅在省內和全國有了一定知名度,而且有些隊員也引起了專業隊人士的注意。就是在這時,有人向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你願不願意來我們這兒幹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