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至上
一、顧客至上:領導方略的重要內容
一個企業空有超凡的技術和獨特的產品,並不足以保證、維持企業的生存。它還必須知道如何把產品銷售出去。銷售不出去的產品(或勞務)等於是廢物一堆,那麼促使銷售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那就是盡量使顧客高興。
顧客就是上帝,這是市場競爭決定的真理。它放之四海而皆準。企業領導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掉以輕心,就會毀掉整個企業。
企業領導應該一心一意想著顧客,並把這種顧客至上的精神灌輸到企業的每一個員工心中。這是企業領導方略的重要內容之一。
香港的鍾普洋說:“我與顧客提攜並進,且隨時因應市場變化,保持業務運作的彈性。更借此積極建立運輸網絡、附加信息係統,讓整個企業天天都在務實中精益求精。”
每一個企業領導都應該銘記這句話,把服務當成他取勝的另一個重大領導方略,因為一個企業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方略。
二、羅斯頓:我感覺機會來了
70年代中期,在紐約舉行的世界博覽會期間,那雄踞在大街上的11座60英尺高的弓形建築物給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設計優美,氣勢恢宏的弓形建築物其實是份電動新聞報,它們為該屆博覽會增色不少。
人們都知道,這是美國通用食品公司花費250萬美元推出的戶外廣告,但卻很少有人像導演這一切的羅斯頓那樣,深切地感受到其中的辛酸和艱難。
當年41歲的羅斯頓,是美國通用信息公司的副總經理,該公司一向以設計製作戶外廣告、照片、電訊廣告、霓虹燈等聞名於整個美國。當紐約世界博覽會開始籌備後,羅斯頓感覺機會來了。於是驅車前往紐約,麵見博覽會發布消息的麥德林·杜絲夢夫人。麥德林夫人告訴他,博覽會計劃建立告示牌,每天貼出油印快報公布一切重要消息。
“我感覺機會來了,”羅斯頓回憶說,“但博覽會不會僅為了以電訊代替油印報而花費金錢,除非那是件新式的特殊發明,並且具備博覽會所需要的功能和所向往的戲劇性效果。但是他隻是保守地向麥德林夫人說:“也許我們可以提供一項您沒想到的服務,請給我們一周時間,我下周會帶一些新構想來見您。”
麥德林夫人欣然同意。
一回到公司,羅斯頓就開始潛心研究。他想,參加博覽會的人很多,因此,此項新設計必須很大,讓不論遠近的人都可以看見。使步行者和駕車者都可以從中獲得重要的消息。他一邊構思一邊繪圖,精彩的設計出現了:電動的字型機,裝置在巨大的弓形建築物上,架設在博覽會的重要入口和會場中的幾個主要地點,讓所有的消息,從一個中心經由電流傳到四方。
幾天以後,羅斯頓又去參加會議。他想,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說服官員們采納他的設計方案,博覽會官員們關心的是電訊能提供多少重要的服務,而對讚助商要求的廣告不會有太大的興趣。因此,羅斯頓在會議中演說了近一個小時,但他絕口不提廣告客戶可能的要求,而是小心地以博覽會的利益為中心,說明全盤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