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開發是企業發展的前提(1 / 1)

技術開發是企業發展的前提

企業的發展,依賴的因素很多,但不斷的技術創新則是它十分重要的一個前提。那就是說,企業的發展依靠產品的性能、質量,而產品的質量等則依靠新技術的開發。

技術開發的目的是:第一,加強現在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提高水平;第二,創造新的產品或服務,開辟新事業。新的科學技術是創新之母。隻有把開發新產品與技術革新相結合,技術革新才有意義,新產品開發才有動力。

東麗:依靠技術創造新事業

東麗是日本最大的化纖廠家,在開發各種新產品方麵獲得了成功,並且沿著“提高現有產業的技術密集度”和“朝高度技術密集的新產業轉變”兩個方向同時進行,均衡發展,獲得成功。

東麗以傳統的高水平的技術聞名於世界,藤吉會長說“依靠技術來創造新事業”。東麗是最大的化纖廠家,在開發各種新產品方麵獲得了成功。

由於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發展中的工業國家的追趕,不僅是化纖產業,日本的產業界麵臨迫切的問題是轉變產業結構,必須加快產業結構的知識密集型化(技術密集型化)。其方向有兩個:第一,提高現有產業的技術密集度。第二,向著高度技術密集的新產業轉變。東麗是朝著這兩個方向同時進行的,而且是均衡發展,這是引人注目的。

70年代,東麗是以化纖為主的公司,走過了坎坷的道路,由於日元升值,出口競爭力的下降,北陸產地的產元商社一村產業的重建等,都嚐到化纖王國的辛酸,盡管如此,1977年以來,出現了化纖重新組合的動向。對此,應采取獨立自主的戰略,惟有東麗在逆境中生存下來,從而產生了自信。

東麗的非纖維事業部門有塑料、化學 、新事業3個事業本部。塑料的研究從戰前就開始,商品化是50年代出現的,化學是60年代開始的,新事業部是1970年8月成立的,1979年11月,獨立出來成為事業部,與塑料事業部、化學事業部並列。非纖維部門的商品品種繁多,按照成長的程度劃分為以下幾個方麵。

高度成長領域。碳素纖維和的確良棉是高度成長的。這個領域的市場迅速擴大,是東麗的骨幹,是獲高利益的行業。

正在成長的領域,今後有發展前途的行業,特別是電子工業。集成電路電子線的自動登記器,漢字印刷裝置,還有輕量化、高性能的汽車,家用電器製品用的高級塑料等也增長很快,甚至還有人工腎髒等醫療機械均有希望發展。

正在研究階段,還未商品化。這就是醫藥品領域,1980年12月,新成立了醫藥開發部,具備了開發醫藥的體係。

東麗的非纖維的多種經營的基礎是化纖技術。碳素纖維、的確良棉、人工腎髒等都是以化纖技術為基礎而產生出來的。正如“新商品的種子是從公司內部產生”的道理一樣,東麗技術的特點是在不斷積累技術的基礎上產生的。

把開發新產品與技術革新相結合,這容易產生好的效果,並要為此建立新體製,是十分必要的。1979年,東麗的組織機構變更,改善了公司內部的宣傳體製。恢複了事業部製等。加強了研究、生產、銷售等各部門的聯係和競爭。在複合新材料、生命科學、情報等各個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技術,開發出新產品。

今後東麗的非纖維多經營的戰略課題是,要創造新的需求,為適應市場需要,還要開拓複合新材料代替舊材料。

東麗公司成立於1926年,第2年就在滋賀縣成立了研究課,開始了廣泛的研究活動。當時是屬於生產部門,1936年4月,單獨成立研究部,名副其實地確立了該公司的研究活動的基礎。戰後,該公司更加強化了研究開發機能,隨著事業的擴大和多樣化,成立了各種研究所,研究室,1955年6月,又成立了中央研究所,1962年9月,成立了基礎研究所,形成了綜合的研究開發體製。1969年度的研究開發費占銷售額的比率為12.7%。

從研究成果看,以尼龍為首的“PNC法”的確良直接連續重合法,“TATORAY法”,“AROMAX法”,“ISOLEN法”,漢字情報處理體係,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電子線自動登記器等等,開發了許多世界先進技術,可稱為“技術王國”。

到了80年代,東麗加強了新事業的開發,其方向是高機能性材料、情報、電子技術等。高機能性材料是以炭素纖維為核心的複合材料,機能性高分子膜,膠卷等。

東麗的開發體製是由5個研究所、開發部、總公司的特許部、技術情報室、研究開發規劃部組成的,這些總稱為研究開發本部。該部人數為1300人,屬於各事業部有關的研究人員約700人,共有2000人從事研究開發的工作。

1980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為110億日元,占上年度銷售額的2.3%。如果加上各事業部的開發預算,一年開發費約150~160億日元。今後該公司強化新事業的研究和開發,將會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