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錢,日常的用品已安排錢三和大柱他們去補給了,我怕路上有什麼意外,我想再定做一批箭支,不知在南陽你有沒有門可靠的冶鐵坊和木器坊。”高寵對老錢開門見山就說出目的。
“你的考慮是對的,我們要預防萬一。箭支可是軍品,有些困難,但也不是沒有辦法,不知你要多少,具體有什麼要求。”老錢想了想說。
錢家當然有這樣的地方,但如果數量很大,是有些為難,他也看到過高家的箭支與平常的不一樣,箭頭是三棱型,較細長,這是高寵特別設計的穿甲箭,錢濟琛不明所以。
“這是圖紙,我想箭頭與箭杆分開做,能否做三到五萬支?,另外我們走後能否現做一批,不少於十萬支存在這店裏?到時我們回來時好補充,以防萬一”高寵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這個數量可要化好些時間。
“做這樣多?我們可能來不及,現已到九月底,再過一兩個月北邊可能下雪,我們買馬比較難辦,難的是馬沿路的糧草問題,所以我們不可能在這裏浪費太多的時間。最多在南陽休整三五天。我想是不是這樣好一點,你把圖多畫幾份,不要說是箭,就叫三棱錐好了,我讓我家的各個點沿途準備,在南陽我們就補充一兩萬支,其它的我讓他們準備,不要說十萬支就是二三十萬支也沒有問題。”
兩人商量好,連夜去找作坊生產,五天時間箭頭能做兩萬個,但箭杆削起來有點困難,隻能做到一萬五千枝。輕質木材也比較難找。
把箭的事情搞定,錢濟琛安排人員提前出發,讓沿途駐點解決後續的箭枝問題。第二天老錢陪著高寵在南陽轉圈。他們剛出客棧的大門,隻見許多人往城東跑去,很多人還肩扛著長條凳。卻是有人擺下了文武擂台比武招親。
難怪昨天來時這南陽城人員進進出出這麼熱鬧。
南陽多世家,鄧家,還有劉家、文家、張家、許家、申家、謝家等等,但最有勢力,傳承最盛的是鄧家,鄧禹、鄧芝、鄧艾都出自鄧家,也許是鄧禹為東漢劉秀開國的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的緣故,鄧家在鄧州和南陽根深葉茂,就連金國或劉豫也懾於鄧家的威名,不敢動之分毫。這也是戰後南陽仍是仍然熱鬧繁華的原因之一。
南陽鄧家的家主鄧方七子一女,女兒最小,自小靈巧聰慧,單名一個妤字,因是獨女,又是鄧方晚年得女,因此很得鄧方的寵愛,但這鄧妤從小就不愛女紅,且喜跟大哥習文練武,有些任性。因人長得漂亮,但又常作弄人,這作弄人能讓人家拿不到短處,無可耐何,卻是有幾分的能耐。
南陽的公子哥兒對這鄧妤是又愛又恨,眼看這鄧妤慢慢長成,出落得越發水靈,心也越發癢得難受,千方百計托媒人向鄧家提親,想娶回家做嬌妻。
可這鄧妤眼界高得很,現南陽的公子哥沒有一個讓她看得上眼的,不是才氣不足,就是武力值偏低,你想能文能武的公子又有幾個,有幾個倒是因此文武兼修,可還沒長成,有的乳牙還沒脫呢。
這鄧妤已是年方二八,按照這時的習俗,十三四歲就要嫁出去了,十六七歲是大姑娘,這時間過得快得很,別看這鄧妤現才十六歲過一兩年,過了十八,再不嫁出去就是老姑娘了,你說,這鄧家的臉往那擱?鄧妤的父母兄弟想盡了辦法,鄧妤撩下一句話後就跑開了,“讓我嫁可以,隻要文的比過我,武的勝過我就行。”鄧家兄弟幾個掰著手指點著南陽各家及附近了解的各府、縣哥兒們,沒有一個能上線的。
重獎之下有勇夫,想我堂堂南陽人傑地靈之地,難道真如妹子所說的陰盛陽衰?如果不把妹子嫁出去,我兄弟幾個何時是出頭之日?這時四弟鄧遠出了一個主意。
“我想我們南陽城裏人不行,不代表整個南陽郡的人不行,小妹尋如意良君的事,首先要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讓所有人都知道,而要讓消息傳得更遠,讓人知道有這回事,沒有比比武招親更有影響力了,一個通過比武招親可以收些錢財,可以支付招親宣傳的用度,或許還能幫小妹賺點嫁妝。”
“辦法不錯,可你等老四一天到晚鑽到錢眼裏,比武招親收錢,你看人家怎麼說我鄧家?”大哥鄧寧還是很滿意老四鄧遠的主意。
“不收錢,讓阿狗阿貓都上去,不說小妹心煩,我們看著都惡心,收錢可以淘汰一批人,然後我們兄弟把關,看不過去的,不讓入圍”。
兄弟幾個就這樣商量著比武招親的事,又經過老頭兒的同意,知會鄧妤時,鄧妤說,我無所謂了,反正是玩,我還真不信這南陽能蹦出一個能人來。南陽雖說是個大城,但有頭有麵的世家仕子卻是能數得過來的。
於是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這可把這南陽震動了,不長時間傳遍了方圓百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