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武關河煮酒論詩(2 / 2)

隻見整幅書法氣勢磅礴,筆枯而少鋒,十分厚重。

“好詞!好字!”在背後看的幾個人紛紛叫好。

“快用印!快用印!”書法無印不完整。高寵拿出兩顆印,一個是篆體的“高”,蓋在題頭的空白處,一顆是石鼓文的“古天”兩字。而這時王維早早地準備好了收藏印,等高寵用完印,迫不及待地蓋了上去。宣布了他的占有權。

“等過兩日我會請來刻石大家,銘刻於少習山的崖壁上,讓世人同鑒!”

“來我們上席,煮酒論詩”王維招呼大家入座,要煮酒上酒。

“王兄,我有好酒帶來,這酒卻不用煮。”高寵開封倒酒。

“王兄,這可是瓊漿玉液,你喝過後,其它的酒必是食不知味了。”這邊老錢卻打起趣來。

“我本酒中仙,還有我沒喝過的酒?”王維吹牛。

“王兄,別聽他們吹牛,這是我高家的五糧液1133,是用五種糧食合釀而成的。但確與一般的酒不同。這酒烈而醇香,口感好,不上頭,後味悠長。你先試試?”

這酒不用試,凡是第一次喝這酒沒有不中招的,酒是好酒。等到王維從酒味中回過神來,想不到他詩興大發,即興吟道。

“秦淮古道關山月,問月何曾入空濛?

欣聞仙音出高台,得飲瓊漿醉九重。

似水流年摧人老,古來少年出英雄,

關山月夜嵐風起,但得長纓搏蒼龍。”

“好詩,好詩,王兄誌向高遠,來敬大哥一杯!”想不到這王維有這樣的遠大誌向,高寵心裏記下了。與大家一起叫好。

喝了酒,做得好詩,王維自己心中也甚為得意,說道:

“聽不到高兄的好詞,沒有這樣的好酒,哪能做出這樣的好詩。”

“欣聞仙音出高台,得飲瓊漿醉九重。來,大家一起喝。”錢老大招呼大家喝酒,鄧家老六鄧泊也躍躍欲試:“我也來一首。”鄧家老六年二十一歲,原十三歲時就已是鄉試秀才,文武同修,也喜詩賦。在這樣的氣氛下,不禁也詩興大發。

天漸漸地黑了,關前的廣場上,篝火已點起來,哨兵在那城牆的四角筆直地站著一動一動。這秦嶺的夜有些涼,大家把這酒宴移動了篝火旁,繼續著剛才的詩會。鄧妤依在高寵的肩上,心裏格外地平和安詳,篝火一串一串的,把這鄧妤的照得格外地美麗。高寵感受到這份恬靜,輕輕地哼起了《月光下的鳳尾竹》。眾人聽到這優美的旋律,雖然新奇,但被這清幽的音樂感染,靜靜了傾聽著,隻有的火塘的柴火偶爾“啪卟”聲應和著遠處有傳來的簫音。

月光啊下麵的鳳尾竹喲

輕柔啊美麗像綠色的霧喲

竹樓裏的好姑娘

光彩奪目像夜明珠,聽啊

多麼深情的葫蘆笙

對你傾訴著心中的愛慕

哎金孔雀般的好姑娘

為什麼不打開哎你的窗戶

月光下的鳳尾竹

輕柔啊美麗像綠色的霧喲

竹樓裏的好姑娘

歌聲啊甜潤像果子露

癡情的小夥子

野藤莫纏檳榔樹

姑娘啊我的心已經屬於人

金孔雀 要配金馬鹿

月光下的鳳尾竹

輕柔啊美麗像綠色的霧喲

竹樓裏的好姑娘

為誰敞開門又開窗戶

哦是邊防站的小岩鵬

摘走這顆夜明珠哎

金孔雀跟著金馬鹿

一起啊走向那綠色的霧哎

第二天清晨,王維早早地來到營地前送行。他拿出一把祖傳的短劍送給高寵,又給高寵一封親筆函。對高寵說:

“賢弟,西夏此行多艱險,這封函到了藍田關、京兆城或許能派上點用常,藍田關的將軍原是我兄弟,姓文,名子安,在京兆城,雖然大官多,但我的原師兄李嚴也許也能幫上點忙。隻要不是得罪金人,還是能保得平安的。這把短劍是我祖上所傳的西夏劍,削鐵如泥,雖然不值幾個錢但是我的一片心意。鄧妤是個好姑娘,請好好珍惜。”這王維真把高寵當成了親弟弟。

“大哥!”這兄弟兩人情不自禁擁抱在一起。

“大哥,我自當謹記大哥的教誨,一路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