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水伯認凶,寧中則驚聞真相(1 / 2)

六大派高人齊聚華山,七個名門正派的大聚會在江湖上驚動不小,有心的人,無意的人,看熱鬧的人都隨時關注華山派的應對。寧大鏞心中明白,少林如此作為幾乎是明白告訴自己凶手何人,但同時明確告訴自己聽少林派擺布可以留三分麵子,多三分仰仗,而在寧大鏞看來,若不能用實力說話,如此選擇並非最差,畢竟少林屬於佛門,華山派屬於道家,沒有被吞滅之虞,倒比此時在山上的五嶽劍派其他四派可信多了。

寧大鏞滿麵春風,四處與各派高人歡聲高語,各人每每分賓主落座先敘舊誼,後表態支持華山派追凶。隻是來到華山的眾人在言語之間不住試探寧大鏞的口風,並微微表示此事由一群和尚首先站出來是對同氣連枝的五嶽劍派的不信任。寧大鏞每遇這事就會把出一張笑爛了的臉說:方生大師也是適逢其會,少林方丈方正大師得知此案便派離華山最近的方生大師即時趕來助拳。如此盛情,如何能拒呢?

各派高人不動聲色間皆是心中念轉:寧大鏞此招甚高,招少林做背後的依仗,正是進退自如,可這少林出馬,又是得了什麼實在好處,難道真是這幫和尚所說為了武林正道?

這華山上人多了起來,輩分高,功力高,確有一人是真的要為華陰知縣水老爺報仇麼。細細數來還真就是有兩個半,而除了林遠圖之外的一個半中,這一個就是寧中則寧大小姐,那半個就是嶽不群了。

寧中則與水靈兒相交日短,但姐妹情深,驚聞水姐姐的父親如此慘死,心中激憤,那是恨不得立時提劍就下山去的。嶽不群的想法則略有不同,嶽不群對水靈兒有淑女之思,可多的也有身為華山大弟子對華陰知縣女兒一縷不可說的覬覦,如今其父已死,水靈兒已經不再是華陰縣尊的女兒,隻是一個美麗溫婉的姑娘,自然比不得這個身邊天天粘著自己,還沒長大,但父親是華山掌門的小師妹了。但嶽不群是真心真意要為水縣尊報仇的,這完全出於身為華山子弟的傲骨。

嶽不群年少,卻是完整經曆了華山派極盛時的盛況,也見識了一夜驟變,華山派如何被種種勢力或明或暗的試探,更每日親眼看著師父日盛一日的愁緒和白發:身為華山弟子怎容賊類如此猖獗。

這日,正是約好的為華山派助拳聚義之日,從日出開始,劍氣衝霄堂改的正氣堂中便開始布置,本是主座的首位赫然是昭穆並立的兩個座位,餘下,兩邊各有三張大椅,每個大椅之後各有三五個不等的杌凳。

巳時正是春日半掛天際,一片金光灑遍的時刻,七大派眾高人齊齊來到正氣堂,少林和華山正是賓主分昭穆而坐在上首,少林一側依次為武當派,嵩山劍派,泰山劍派,華山一側依次為衡山劍派,恒山劍派。諸高人落座,互相打了招呼,便有華山派掌門寧大鏞出聲:請水縣尊義仆水伯。

不一會兒,水伯身穿重孝,趨步進廳,直奔寧大鏞腳前,摧金山倒玉柱就重重跪了下來,雙手高舉血書,高喊:請華山掌門老爺為先主報仇!

寧大鏞麵容肅穆,站了起身來,也坦然而受水伯的跪拜,雙手接過血書,義正辭嚴:華陰知縣水大人,愛民如子,澤被一方,是我華山上下的父母官,如今受奸人所害,慘不忍言,今華山派有言,必為水大人報仇!

方生大師肅顏接道:我少林子弟雖然持齋念佛,但懲惡自是揚善,遇此慘事不得不作金剛怒目,不得不生明王之火,此事有我少林弟子,必不敢辭。武當高人頻頻頷首,也接言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