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透光鏡的秘密(2 / 2)

老吳伸出瘦長的手指放在唇邊,輕聲念起了咒語。戚路目不轉睛地看著那盆清水,希望能得到一個清晰的答案。

咒語念畢,老吳將手指向了那盆水,低喝一聲“敕!”刹那間,水麵上隱隱顯出一縷綠光,水中還有氣泡在翻騰。

“看來召喚青蚨的靈體成功……”話說到一半,戚路眼中的笑意就蕩然無存,因為盆中的水又恢複了平靜。

如果施術成功,就能從汙血中獲得偃師的相關信息,青蚨血會隨之升出水麵幻化成本體模樣,飛遍整個城市去尋找偃師的下落。

但現在明眼人都知道,老吳的咒語失靈了。

“怎麼會失敗?”老吳盯著水盆,有點猶疑地說:“難道偃師料到我們會用此招,事先就采取了隱匿之法?”

“有這個可能。”戚路皺起了眉頭,“不過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

“還有其他原因?”

“嗯。”戚路的聲音突然提高了,“你刀尖上沾染的那玩意,可能不是人血。”

“從傷口裏流出來的,不是血,難道是膿水不成?”老吳搶白了一句。

“不知道。”戚路無法解釋其中的蹊蹺。

手機鈴聲響了起來,見是教授打來的,戚路趕緊接通了電話。

原來是薑文浩開完了會,就請戚路去博物館,並告知自己對棺槨內板上那些雕刻的文字已經有了新發現,準備和戚路探討一番。

老吳趕緊駕車帶著戚路風馳電掣般的向著博物館駛去。

進了薑文浩的辦公室,戚路就見到他正在用放大鏡仔細端詳著那麵青銅古鏡。

“教授,又有新發現嗎?”

“當然。”薑文浩有些興奮,他把戚路拉到窗前,將鏡麵對準了外麵的陽光,銅鏡背麵的饕餮紋瞬時照射在潔白的牆壁上,非常清楚分明。

“透光鏡?”戚路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這可是他沒想到的事。

“別著急,還有更驚訝的事情。”薑文浩轉動了一下鏡麵與陽光之間的角度,印在牆壁上的鏡影就更擴大了幾倍,但圖案上的饕餮紋卻仍如初始時一樣清晰可見。

據現有的曆史記載,透光鏡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戚路沒想到千餘年前的偃師就能鑄造出這樣巧奪天工的古鏡。雖然他們現在是敵人,但戚路不得不佩服他的聰明才智。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透光鏡的原理是因為鏡麵存在許多微小的凸凹不平的曲率差異,然後巧妙的借助光學原理將鏡子背麵的紋飾映現在牆壁上。”薑文浩笑著說:“但對這麵鏡子來說,這都不是重點。”

老吳驚訝地問:“重點,這銅鏡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

“對我們來說是的。”薑文浩指著牆上的鏡像說:“你們看這些饕餮紋之間有什麼嗎?”

“文字!”老吳和戚路不約而同地叫了起來。

老吳試著把這些文字讀了一下說:“好像都是單個的字根,也許隻是些無意義的裝飾文字。”

“先別急,你們看出文字的規律嗎?”

戚路和老吳觀察了一陣後都搖頭說不知道。

“文字的順序是從南到西,然後再從北到東。”

這個方位和現代人習以為常的東南西北順序大不相同,但戚路知道其中的原因,這和古人天南地北的觀念有關。在八卦圖中代表天的乾卦位於南方,代表地的坤卦位於北方,故說天南地北,以顯尊崇之意。

老吳手提電腦裏珍藏的那本《山海經》,也是從南山經為開章,以海內東經為結束,這正和古鏡上的文字排列順序相吻合,同樣表達出世人對天地的敬畏之心。

老吳皺著眉頭說:“可我看不出文字的排列順序和它想表達的含意之間有什麼關聯。”

薑文浩微笑著把那些棺槨內板甲骨文的照片遞交到老吳手中,請他對應鏡背麵的文字來分析。

老吳看的一頭霧水,到最後還是搖了搖頭,表示自己沒能發現其中的玄機。

見老吳還不明白,薑文浩轉頭對戚路說:“你從北邊開始,按順序把古鏡的文字填入棺板文字間的空缺中,看有什麼新發現?”

“王告曰,長生我予。偃卜曰,施卯牛,不可求思……”讀到這裏,戚路心裏亮堂了起來。“原來內棺板上殘缺的文字隱藏在這麵青銅古鏡裏。”

薑文浩拿出幾頁手稿,交給戚路說:“這是我翻譯出來的全文,你們看後別吃驚。”

戚路心想內容不就是周穆王請偃師占卜自己能否得到長生不老藥嗎,教授為什麼說我看完後會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