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農業的殘缺狀態,我們指的是這樣一種情況:國家由於缺乏強有力的、在穩步發展中的工業,以致人口的增加部分,為了求工作不得不全部投入農業生產,從而消耗了國家的全部農產餘額,一等到人口有了顯著增進時,除了流徙國外,就隻好就眼前所有的一塊土地與原有的農民爭奪土地,將土地零星分割,直到每一個家庭所有的土地越來越少,以致所出產的隻能勉強供應農民家庭在食物和原料方麵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那部分需要,再沒有餘額可以用未向工商業者交換它所需要的工業品。在國家生產力作正常發展的情況下,作為一個農業國,當它已達到一定程度的文化發展階段時,它所增加的人口,大部分就應當轉移到工業,農產的剩餘額,一部分就應當用來供應工業人口在食物和原料方麵的需要,一部分應當用來換取工業品、機器和工具,以適應農民在消費方麵、在提高他們自己生產方麵的需要。
如果這樣的演變能及時實現,農業和工業的生產力就能相互增長;這種增長實際上是無止境的。這時工業人口對農產品的需要將積極增加,而農業方麵除了為獲致盡可能大的農產剩餘量所必需的勞動力以外,就不會有更多的人口轉移到農業,現有土地也就不會再有進一步的分割。農產剩餘量愈大,農民可以消費的工業產品數額也愈大。農產餘額不斷增加,對於從事於工業的工人,需求也將不斷增加。因此農業人口的過剩部分將不斷地在工業中獲得工作,結果工業的人口不但將與農業的相等,而且將大大超過。英國就處於上述的後一個情況,而一部分法國和德國就處於上述的前一個情況。英國在生產事業的兩大部門之間所以會獲得這種在工作上的自然劃分,主要是靠了它的養羊業和毛妨織業,它在這方麵的大規模發展比別的國家領先了一步。在別的國家,主要是由於封建和專製勢力,農業受到了摧殘。為什麼有了土地就有權有勢,隻是因為封建地主依靠土地就可以獲得相當數量的奴仆,可以在領地上加以利用。封建主部下的臣民愈多,他能召集的戰士也愈多。況且在當初的草昧時期,地主對於他的收入,除了豢養大批奴仆以外,也實在沒有別的消費方式;他對待這些奴仆的方法是給他們各人一小塊土地從事耕種,條件是為他服勞役並用農產品檄納少量的租稅;他要使奴仆們獲得一定的報酬,忠於主人,這是最好的方法了。這樣就用了人為方法,打下了過度分割土地的基礎;現在,政府如果要用人為方法改變這個製度,那未它的行動不過是恢複原來的狀態罷了。
現在要製止國家農業力量繼續下降,要逐漸糾正由過去製度所遺留下來的弊病,除了采用移民政策以外,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國內工業;這樣就可以把人口的增加部分逐漸吸引到工業,使對農產品的需求增加,結果使較大範圍的農業經營可以居於更有利地位,線以鼓勵農民增加生產,取得盡可能大的農產餘額。
農業勞動者生產力的升降,總是隨著以農產品交換工業品或其他產品時的便利程度為轉移的。關於這方麵,任何略有發展的國家的國外貿易都是十分有利的,這種情形我們在另一章裏已通過英國的例子加以說明。但是當一個國家在文化、資本、人口各方麵已經有了相當發展時,那就可以看到,發展自己的工業對農業的利益,較之即使有最發達的國外貿易而沒有工業,也不知要大多少倍。這是因為這樣就可以使它自己獲得保證,不致由於戰爭、外國在貿易上的限製、商業恐慌等等變動而受到影響;這樣就可以節省輸出農產品與輸入工業品的運輸費用和商業費用的絕大部分;這樣就可以因本國工業的發展而使交通運輸有改進的機會,從而獲得極大利益,並且因同一原因,原來沒有被發掘的大量人力和物力可以得到利用的機會;這裏尤其重要的一點是,工業和農業彼此靠得越近,則工農業之間交流的量越大,在各種產品交流過程中受到種種事故的阻礙也越少。
1828年,我曾幾次寫信給費拉德爾非亞的工業技術促進協會主席查理·英格索爾先生(這一套書信後來彙集刊印時題名《政治經濟學新體係大綱》),當時對於同一國家、同一政權下工業與農業利益結合時的優點曾試加解釋。我是這樣說的。假定你不懂得磨麥子的技術(這在當時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再假定你也不會烘麵包,就象安德森所說的十六世紀時英國人還沒有學會醃青魚的秘法的情形那樣,因此你就不得不把麥子送到英國去磨成粉,烘成麵包。試問,在這樣情況下你的麥子被英國人扣去作為服務代價的那個部分要占多少,在輸出麥子輸入麵包的過程中,被裝運工人、海長和商人所消耗的要占多少,種麥子的人能夠到手的代價又能夠有多少?毫無疑問,通過這種程序國外貿易將受到很大鼓勵,但有疑問的是這種交易對於國家的福利與獨立自主究竟有沒有好處。隻要想一想,假使貴國(美國)與英國之間一旦發生戰爭,那些為英國麵粉廠和麵包廠生產麥子的人將處於什麼境地,另一方麵,那些吃慣了英國製的麵包、在口味上已經養成特好的人,又將處於什麼境地。由此可見,為了種麥子的人的組濟發展,磨麥子的麵粉廠所在地應當同他相近,同樣的道理,為了農場主的經濟發展,做工的人應當住得同他相近,為了整個廣大平原地區的發展,應當有一個發達的工業城市位於它的中心,為了國家整個農業的發展,應當使自己的工業盡可能發展到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