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雨過天晴(四)(2 / 2)

……

因為喪屍的破壞,修理漁船的活兒直到第八天才完成。不過,總算是完工了。下麵就是等著大潮的時候,把船給弄回大海裏麵去。

船不大,還不到一百噸。載員數量也不多。但至少這是幸存者們所擁有的第一艘可以正常行駛的機動船。

那天正好是刮從海岸到海洋的風,潮水不大,但可以沒掉船底,增加了不少的浮力。再加上柴油機帶動的手拉葫蘆的拖曳力,下麵人也沒閑著,用肩膀扛著,用胳膊頂著,終於在那個中午把這艘漁船給弄回了大海裏麵。

“幸存山莊”裏麵幾乎所有的成員都出動了。大家開開心心地坐在岸邊,包括一條搖晃著尾巴的狗,看著擱淺的漁船滑回了大海。內心都很高興。連趙老漢也從自己的三輪車裏麵摸出了一杆旱煙袋,撮上一撮S市裏產的上好的煙葉,用火柴點著,“吧嗒吧嗒”地抽了起來,笑眯眯地看著船在海麵上不停地搖晃,臉上的皺紋也都舒展開來。

“我們有船啦!”站在不斷起伏的海水裏,身上已經被海水濺濕透了的呂強抬起了一隻拳頭,對著岸上的人群振臂一呼,興奮地喊道。

大家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都很激動。這是一個裏程碑。孫潔默默地從上衣的口袋裏掏出一個邊角有些破爛的小本本來,翻開,在紙上寫著什麼。

有了船,就可以去擱淺的護衛艦那兒尋找武器了。也可以去石油井架那兒去探查一番了。還可以去那些半沉的水上怪獸那裏尋找一些吃的東西和用的東西。還可以出海打漁,船上的漁網和拖曳電動機經過修理之後也可以用了。這樣就給幸存者們提供了一個搜尋舊時代的遺留食物和種田之外的第三種食物來源。

呂強忽然覺得有好多事情需要去做。

駕船這活兒熊虎比較精通,他本來就跑過船,是船上的二副,近的去過東南亞,遠的跑過南美洲。據他說第一次到巴西的時候,在裏約熱內盧的貧民窟被人用槍抵著腦袋把身上的錢和東西全部搶跑了。

後來才進了喬華船廠當了船台班的班長。

熊虎把船開到了高地下麵的海岸,在一個最方便的礁石灘下了船。用纜繩把船係在了礁石灘上。回到農莊裏麵又找了些廢舊的輪胎,綁在船身的四周和突出的礁石上,防備風浪大的時候,船和礁石碰撞會撞壞。

就在呂強和船工們在海灘上修理漁船的同時,營地裏麵的男人和女人們也沒閑著。那半個在雨水中倒塌的倉房,被重新壘了起來,休整完畢。農田裏的莊稼需要施肥。大棚裏的草莓被吃光了之後,把塑料布掀開透透風。建造瞭望塔的任務原本是船工們要做的,現在隻能由李雲飛、陳老頭他們和方婷等幾個人女人忙活了。但工期沒落下多少。在船被修理好的時候,瞭望塔也幾乎完成了一半,也就是下麵的塔基。後來船工們返回,大家一起終於把瞭望塔給完成了。

瞭望塔全是用木頭和鐵絲搭建而成的。肖遠明白結構力學,因此大部分都是三角形結構,比較穩定和結實。原木就是就地取材,用伐木鏈鋸從營地周圍的樹林中砍伐,用卷尺測量好,再用鏈鋸把原木一段段地分成段,再用兩輪平板車給拉回來。然後就一層一層地往上搭建。

為了保證穩定性,從下往上越來越窄,遠看就像是埃菲爾鐵塔,呂強開玩笑說這就是咱們營地裏的“埃菲爾鐵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