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了立刻問,我有些懂了,苦難要用細節來表現,深刻要用細節來描述,隻是我不懂小說的虛構或是虛構的小說還要不要細節。
老姚就說,越是虛構的作品就越是需要細節真實。《西遊記》是虛構的,可是裏邊卻有層出不窮的細節在維係其虛構的生動;馬原的作品是虛構的,可是他從來沒放鬆或放棄對細節的精確把握和獨到應用。與其說馬原是個虛構大師,還不如說他是個細節大師呢——你比如,他的長篇小說《上下都很平坦》,光是題目就是一個令人無限悵惘的細節,因為他在小說的題記裏寫道:隻要你稍稍離開江岸,就會發現大路筆直,上下都很平坦——你看,多麼好的細節呀。
我聽得簡直如醉如癡,眼神也就時刻不離老姚那張魅力十足的臉和特殊異常的嘴唇。老姚的話匣子也打開了,開始竹筒倒豆子了。
他接著說,為什麼叫“小說”而不叫“中說”、“大說”或是別的什麼“說”呢?就是因為小說必須從“小”說起,沒有小就沒有小說,就不叫小說。長篇巨製叫小說,再大的部頭也叫小說,不為別的,就因為小說是從小處說起的,是靠一個接一個細小、細致、細膩的小細節,小情節,一點點生發開來,如同涓涓細流,漸漸凝結彙聚,最終才汪洋恣肆,流成江河湖海,彙成千古名著……
老姚就是老姚,說出的觀點以及表達的方式及其語言就是與眾不同。而且他的譴詞造句,朗朗上口,聲音厚重,耐人尋味,不聽內容都是一種享受。
由於著迷,老姚都停頓半天我還沒回過神兒來,直到我發現我陶醉得失態了,對他說了對不起,他才說,是不是我的觀點叫你一塌糊塗了?
我聽了就說,哪裏呀,您說得太好了,比教材上說的好,比專家學者講得好,甚至比那些成功作家成功經驗還好。
老姚聽了又迷人地笑了,他說,不會吧,我隻是隨便說說自己的心得體會而已,怎麼會像你說的那麼絕妙神奇呢。我聽了就說,對於別人我不清楚,對於我,真可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哇。老姚就說,你是不是太誇張了。
我就說,我沒必要誇大其詞吧,我就是覺得姚老師的觀點和經驗對我有用,十分解渴,保證管用。老姚聽了就說,那你就實踐實踐給我看看——我可等你的作品快點出來喲!我聽了高興極了,就對老姚說,太好了,我不但找到了創作方法,還找到了指導老師,真是謝謝您了,鄭香紅這廂有禮了……老姚就接戲說,還禮還禮……
老姚的觀點確實簡單實用。可不是嗎,小說就得用細節呀!這麼簡單的道理自己怎麼就沒悟出來呢!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如果悟出來了,哪還能有機會認識老姚,結識老姚呀。
於是我就帶著發現新大陸的興奮心情,很快就用大量的細節寫了我的第一部小說《母親的蘋果》,正趕上老姚又來文學院,我就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作品交給他審閱……
他居然隨手拿出一部他剛剛完成的作品《實習雷公》遞給我說,你也幫我看看,多提寶貴意見!
我拿過他的小說,簡直是受寵若驚了——他這樣的文壇人物,居然也要將小說拿給我這樣的新手來看,而且還讓我給他提什麼“寶貴意見”!我簡直如獲至寶一樣,拿回去,一口氣就將他的這部中篇小說給讀了一遍,覺得不過癮,就又讀了一遍,第二天,聽說他到省作協去開會了,沒見到他,就趁機第三次閱讀了他的小說,不誇張地說,我都快倒背如流了……
他的小說是這樣寫的……
實習雷公
當你不能用物質改變自己,你就試著用精神改變世界——題記1
想到就是要做到,沒做是因為不想——題記2
荒郊野外,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一男人將一女人撲倒在地,拽女人的頭發,踢女人的小肚子,打女人的臉。女人不停地哀求著、哭號著。
男人則發瘋地叫罵著、暴力著。泥濘中,女人用她僅有的一點力氣掙紮、反抗、逃避。男人卻越施暴越來勁,他不但在撕掉女人的上衣後,粗暴地用刀劃傷她白嫩豐滿的前邊,竟然還用黑大的皮靴猛踢女人那張充滿雨水、淚水、血水,痛苦中依然美麗動人的臉……女人終於倒下了,男人卻像勝利者一樣仰天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