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帶動網絡經濟
也許是互聯網對傳統經濟的結構產生了過於猛烈的衝擊,所以從互聯網拋頭露麵那天起,就受到了一些人們很多的懷疑、質問、指責,甚至是詆毀。在前段時間Nasdaq股票一路狂瀉的時候,不少“角”們就跳了出來,有的指責互聯網經濟充滿泡沫,有的說互聯網企業不務正業,有的說網絡使全球成為了一個沒有隱私的人類監獄……讓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國網站出路的人們,為這些在一旁“竊喜”的人感到無限的悲哀。也許根本就不必計較他們鼓噪了一些什麼,因為那樣的雜音無礙於網絡的發展,而網絡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
從大的方麵來說,網絡促進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在幾年前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以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互聯網的出現無疑加快了它的發展。互聯網首先是全球信息資源的共享,還有提供便捷的交流方式,以及麵向全球的電子商務。極具代表性的跨國公司NOKIA在談到它為什麼能夠如此迅速發展的時候說到,因為他們實施的是全球戰略,而互聯網為他們的運籌帷幄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另外,山東足不出戶的農民兄弟將土產銷往美國,更是得益於互聯網的幫助。網絡還促進了全球文化一體化的進程,由於網站受眾的全球性、文化交流的廣泛性,使得各類文化相互滲透、相互補充,並不斷整合優點,不斷發展,最終將統一成為一個全球統一的文化氛圍。互聯網帶來了無數的工作機會,帶動了全球經濟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使全球經濟擺脫了危機。1999年互聯網在美國提供了400萬個就業機會。同時,由於網絡的可操作性和交互性,縮短了人類科技的發展周期。
從小的方麵來說,對於個人而言,互聯網帶來的好處更加明顯,它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也正是由於網民不斷增長的需要,才讓互聯網如此飛速發展。快速安全的電子郵件,已經成為人們相互交流和溝通的主要手段之一;各個網站提供的豐富信息資源,成為人們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聊天室、BBS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言論和交流空間;電子商務呈現在人們麵前的是一種嶄新的商務模式,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商務服務……
網站如火如荼的廣告大戰,養活了不少傳統媒體和廣告商人;網絡公司大肆的擴張,又讓一批房產商人眉開眼笑;電子商務的開展,不管網站是否獲利,配送公司總是有很可觀的收益;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網民隊伍迅速膨脹,對於網絡硬件提供商和中國電信來說,不能不說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在工業時代,我們國家已經落後了西方國家太多。在新經濟來臨的時刻,給了我們一個縮小差距的機會,我們最重要的是應該考慮如何把握這次機會,使民族騰飛。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也許會出現一些偏差,因為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的,它需要的是善意的忠言。可能因為這樣和那樣的原因,現在的大多數.com將無法維持下去,但它們對中國網絡業起到的促進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網絡界最快樂的也許是各地的會展商,從北京到上海再到福州,大型的網絡招商會、洽談會、論壇此起彼伏,.com的積極參加,讓會展商們賺得錢囊飽滿。可.com這些主角們卻在承受一種從沒有感覺過的苦難。每個地方的人們都在談“互聯網”與“風險投資”,大家一致看好互聯網的將來,但也都無法回答“網站怎麼贏利?什麼時候贏利?”這個風險投資商開口就問的第一個問題。真是難為了.com們,他們一邊要討好風險投資商而編纂著有著良好“錢景”的商業計劃書,以使自己能得到風險投資商的青睞,一邊卻摸著自己的良心發抖,因為自己再清楚不過,絕大多數的.com都是在賠本賺吆喝。
.com們的日子難過了起來,難道說代表新經濟的互聯網真的隻是一堆大泡沫?可所有的人都說它前途光明,難道大家都錯了麼?.com們感到困惑了。其實這是.com們走進了一個誤區,犯了一個低級的錯誤。讓我們換個角度考慮問題,也許會感到豁然開朗。如果說一個網站本身是不產生利潤的,但它協助其他產業產生了更大的效益,那這個網站是不是同樣具有很高的價值?
如果用“鼠標+水泥”來描述一個整合後的公司,那麼水泥是賺錢的,鼠標是使水泥賺更多的錢,所以.com通過整合公司的贏利產生了自身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