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蜘蛛俠女友”告別抑鬱重回正軌(2 / 2)

這一次,鄧斯特飾演的女主角一改往常的甜美,演出了一個麵對家庭背後的困擾,愛情中迷失的成熟女性。鄧斯特承認,剛經曆過的灰暗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她在劇本和角色上的選擇。“這的確和我以往的形象有些不同。”鄧斯特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角色會變得越來越複雜,你必須學會處理一些長大後才會經曆的事。”

這也是她在厭倦了像《蜘蛛俠》這樣的好萊塢商業大片後的一次全新嚐試。“我終於不用為準備特效等上好幾個小時,然後僅僅隻演15分鍾哭戲了。”她說。然而,該片導演安德魯·亞雷茨基卻正是因為鄧斯特在《蜘蛛俠》中的不俗表現而選中了她,認為“即便是商業片,鄧斯特也演出了電影的內涵”。

在好萊塢,導演在選角時一般都會先確定能引領整部電影的男主角,有時候還能憑借男主角的名聲獲取更多的投資。但在為《所有美好的東西》選角時,亞雷茨基最先確定的主演是鄧斯特。“她的表演本身說明了一切。幾乎每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有同樣的反應:‘哇,我從沒想過她能有這樣的表演!’”

鄧斯特本人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這個角色很能展現我的特色,也是我迄今為止演過的最好的角色。”

在《蜘蛛俠1》中,男主角彼得·帕克的心理醫生對他說了一句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如果說貫穿第一部電影的主題是“責任與力量”,那麼到了最後一部,電影探討的則是“人生的選擇”。“當蜘蛛俠不再一味想證明自己,他的內心也開始出現懷疑和矛盾的一麵,作為蜘蛛俠女友也同樣麵臨著困惑和選擇。”鄧斯特說。

從《蜘蛛俠1》中那經典的倒掛式一吻開始,這位“蜘蛛俠的女友”瑪麗·簡陪伴著男主人公走過了整整6年。盡管鄧斯特已經厭倦了別人一提到她,就立刻與“蜘蛛俠女友”畫上等號,但她必須承認,正是《蜘蛛俠》三部曲使她真正躋身好萊塢一線女星的行列。

“它給了我更多選擇和機遇。現在看過《蜘蛛俠》的人可能會去看同樣是我出演、但他們以前很可能不會看的電影,例如《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一旦我變得有名,成了票房的保障,導演也就不容易遇到資金困難。這種感覺很棒。”鄧斯特說。

這6年裏,鄧斯特也見證了自己的成長。拍第一部時,她還是個未滿20歲的小女孩,敏感,不自信,缺乏安全感。“我在乎別人的評價,所以更多的是在為別人表演,而不是自己。”鄧斯特說,“現在我們都長大了。一路走來,我們三人變得更有默契。《蜘蛛俠3》是我們三人站在完全平等的位置上,用成年人的方式一起完成的一部電影。”

不過,這個組合就要告一段落了。鄧斯特、馬奎爾和雷米爾都已證實不會繼續參與《蜘蛛俠4》的演出和製作。而老三部曲中的“龍套”角色—彼得·帕克的大學初戀女友格溫·斯黛西(艾瑪·斯通飾)將成為新的主角。“畢竟,我們都長大了,已經不適合這部校園英雄時代的電影了。” 鄧斯特說。

現在,回歸好萊塢的鄧斯特變得更自主,也更相信自己,“我再也不會為了找活幹就去接戲,或者別人叫我演什麼,我就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