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人心本善(1 / 2)

97年,內地的戶籍管理部門還沒有實現全線聯網,所以要調取人員檔案並逐一進行篩選核對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在劉偉強的幫助下,我們順利地從當地派出所調取了目標人群的人員檔案,可是篩查結果卻並不理想。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劉偉強派派出所民警到新寨和董幹兩鄉鎮轄區內的各村莊進行了走訪,同時他還親自陪著我們走訪了幾個重點村莊,可是,在忙活了近一個星期後卻一無所獲,案件的偵查也一時陷入了僵局。

這一天,我們來到一個叫做嘎啊的小村子。近些年,隨著大陸的對外開放,原來封閉的鄉村都依靠獨特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民俗搞起了旅遊業,所以,閱人無數的村民們看到我和宋克傑這兩個穿著入時的外地人,並沒有表現出什麼如我之前所想象的那種大驚小怪。

村寨上建有極具特色的小品,這些都是為了迎接外來遊客所專門建設起來。我走在精巧的村間小路上,心緒卻異常煩亂。時不時的,會有幾個身穿麻布包頭民族服飾的鄉民或麵相看上去很明顯是外來人的遊客從我身邊走過,我很新奇於這裏的一草一物一人一景,但撓頭的案子卻使我無心去欣賞這些。

臨近中午的時候,村寨中心的場子上響起了大銅鼓聲。我聞聲望去,卻見大家都在向那裏聚集。

劉偉強解釋說:“這是開始民俗表演了。”

我問:“他們要表演些什麼?”

劉偉強說:“都是一些當地民族傳統節日的祭祀祈福活動,像什麼蕎菜節的娛人娛鬼娛神共共歡啦、戮災的驅邪祈福儀式啦、男子成年禮的度戒什麼的……等等吧,很多節目化的儀式。其實原來這些活動都是在特定的日子才舉行的,不過隨著旅遊業的開發,旅遊局就組織民間藝人把這些活動做了重新編排和包裝,從而形成了濃縮性的集中民俗表演,它目的也就是為了展現民俗民風娛樂娛樂遊客罷了。”

宋克傑說:“阿仁啊,反正查案查得頭昏腦漲的,不如我們也過去看看表演吧。”

劉偉強也說:“是啊,來到了麻栗坡,不看一下當地的民俗演出,豈不遺憾。”

“好吧……”我點點頭說,“那就過去看看吧。”

我們三人來到場子外圍,找一個板凳坐了下來。

此時,一群身著格子布服飾的人正拉著二胡圍著場子中央一個簡易祭台做著表演。他們神情投入,拉出的曲調也是空靈奇異。

宋克傑問:“劉隊長,這些人現在在搞什麼名堂。”

劉偉強解釋說:“表演是穿插式的,現在表演的是白倮族蕎菜節中的二胡舞。”

我問:“這個蕎菜節是不是為了慶祝蕎菜豐收所搞得啊?”

劉偉強說:“也可以這麼說吧,但不太確切。在白倮族中,蕎菜節又叫蕎菜年,是白倮人祭禮祖先,娛鬼娛神娛人共歡的盛大傳統節日,類似於漢人的過大年,時間呢是每年農曆四月的第一個屬龍的日子。關於這個節日還有一個美麗傳說,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倮人祖先居住的寨子起大火,全寨化為灰燼,房屋、家農具和糧食無一幸免。而正當悲痛欲絕的倮人一籌莫展時,有人發現在廢墟的地基上倒扣著一隻碗,翻開一看,碗下竟罩著一些蕎籽。倮人們驚喜若狂,認為是祖宗在冥冥之中保佑了自己,賜給自己一碗救命的蕎籽。後來倮人祖先捧起蕎籽播種到地上,蕎芽出土後見風狂長,正值青黃不接時成熟,使倮寨得以度過災荒。於是,倮人們為了感謝祖先和蕎籽給他們帶來的生命,就把每年4月第一個屬龍的日子定為蕎菜節。”

“原來如此……”我和宋克傑嘖嘖稱奇。

二胡舞跳完了,緊隨著,又一群人伴著隆隆的銅鼓聲上場了。我笑著說:“劉隊長,這個不用說,一定是銅鼓舞嘍。”

劉偉強說:“沒錯,就是銅鼓舞。林警官,不錯呀,這麼快就把蕎菜節給研究透了。”

我笑著說:“什麼研究透了,胡猜的,沒想到真猜對了。”

宋克傑笑道:“剛才拿著二胡上場的是二胡舞,現在敲著銅鼓上場那一定就是銅鼓舞了。哎呀,劉隊長,你們這個給舞起名字的人也太沒新意了吧。”

劉偉強說:“就地取材的用樂器作舞蹈名稱是沒什麼新意,宋警官,要不然給你給起個更有特色的名字。”

宋克傑說:“那我可要好好想想了……阿仁,你覺得那段二胡舞起個什麼名字比較合適。”

我想了想笑道:“不如叫平行線祭祖宗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