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兩端路堤沉降由地基、路基、路麵三部分壓縮變形組成。其中,地基的壓縮變形由路基路麵的恒載和車輛荷載引起,填料的壓縮、固結、次固結引起路基路麵結構層因行車作用而被壓縮。搭板上和橋麵上應采用相同的麵層結構和厚度。對整個台背填築從地基開始應采取適當的加固措施,采用砂性土、砂礫、碎石土填築,必要時用石灰或水泥進行穩定處理,也可采用半剛性材料填築,以此減少路基工後沉降,同時相應提高壓實度要求。
(四)路基路麵的排水技術
優質的路基路麵排水施工技術能夠保證水流的及時排出,防止由於水流的過度聚積破壞路基路麵結構,降低路橋的使用壽命。路基路麵排水技術主要是指在路橋表麵設置坡度結構和防水帶,以實現快速排水的目的。路基地下結構的排水則是主要依靠構建地下排水管道的技術方式來完成的。在施工中,要注意路麵坡度方向的設置,一般都是由中心地帶向路邊傾斜,防水帶的設計高度和位置也要科學合理,避免給交通運輸帶來不便。
(五)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
路橋施工中往往存在施工地基為軟土土層的情況,軟土地基由於其本身固有的特性會對路橋結構的穩定性構成威脅,因此,應重視軟土地基的技術處理。目前,主要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包括換填法,粉噴樁法和高壓注漿法等幾種,施工單位應根據施工環境特點選擇適當的處理方法。
(六)橋梁伸縮縫裝置技術
在市政公路橋梁工程中,為防止其結構受環境溫度、車輛荷載的影響而發生變形,要設置伸縮縫。具體而言,伸縮縫的設置要滿足以下幾點:首先保證其伸縮自由,無論是平行於橋梁軸線還是垂直於橋梁軸線;其次要保證車輛行駛的舒適度;再次不得滲入水或泥土等雜質;最後要保證後期養護時的便捷性。在施工過程中確定伸縮縫時,要根據具體的設計方案所確定的收縮量來確定,以確保伸縮縫可以滿足主體結構的變形需要。
(七)道路橋梁過渡段的施工技術
(1)合理選擇路堤填料。在進行台背路堤築之前,應有目標性地選擇施工路段填料,對可能選擇的土壤進行對比試驗,其中試驗內容主要包括:一是土壤的液限與塑料測定;二是不同的土壤在同一個壓實機具作用下,達到同等壓實度,此時應加強對壓實變數與鬆鋪厚度之間的關係,經過試驗獲得各種土壤的技術指標,選出最適合的土壤作為填料;三是從經濟角度出發,提倡就地選材,有關材料的選擇方麵,應選擇容量大的砂類土或者滲水性能良好的材料。
(2)提高壓實強度。應該認識到,台背路堤填土和錐坡填土一起進行,並按照設計寬度一次性完成填土,在分層填築時,每一層的壓實厚度不能超過15cm。正確的施工順序是:卸土、灑水、推土機平整、人工平整、壓路機碾壓、檢測壓實度。在壓路機的碾壓過程中,既要確保壓實度符合要求,又注意保護台身。?三、結束語? 道路和橋梁施工是我國最為關鍵的基礎性施工建設之一,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直接關係到工業生產運輸的效率和人民的出行安全,因此,施工企業要在施工過程中嚴抓質量關,保證路橋工程效能的發揮。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路橋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術保障,使得各種新型路橋施工技術層出不窮。路橋施工單位要秉承與時俱進的施工理念,不斷實現路橋施工技術的更新,同時還要適時的將路橋施工技術應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以保證路橋建築行業的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