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
沿著城牆,我們走在那由城牆上的茸亂的草覆蓋著的小道上。這小道由於早晨的涼爽格外顯得幽僻了。
當我們走了一段路,突然發現了一匹倒臥著的,有茶黃色的毛的馬,它的壯大的身軀,幾乎塞住了小道的寬度。
我們驚駭了,這驚駭夾帶著無限的頹喪與哀憐。……
那茶黃色的馬,它橫躺著,四腳是硬直的了,而它的肚子鼓漲著,這樣,竟使它橫臥著的身軀的很多部分都不能觸到地麵……
三四個人站著看它,漠然地,它像了解了人們用怎樣的感情在看它,於是它很倔強地抖動著,全身都很痛苦地抽搐了幾下,伸長了頸子,仰起了頭,用著無力的眼,不甘心的眼,微濕的眼,看看人們,看看城牆。
城牆上是野草茸亂著,這綠的陷阱啊,我們的倔強的生物,就從那兩丈高的上麵墜下了。
在馬所墜下的地方,幾塊石頭被馬蹄踩去了,陳年的烏黑的古城堞上,就露出了一片金黃色的泥土……
牧馬者呢?他一定很早就從綠色的邊境消逝了,現在他一定在進行著別的工作了——人可以想象到,他是一個士兵,穿著草黃色的褲子,粗布質的白襯衫,早上一起來,他就把他的主人騎的馬,放牧在城牆上……
而它現在卻從警戒著死亡的不測中墜下了,橫臥著,無力地把頭頸貼在地上,從裂開著的嘴裏,從有著闊大的白牙的嘴裏,流出了一些混濁的液質……
這該是一匹將軍騎的馬……
它的主人也像它一樣的駿美……
祖國衛土的戰爭一開始,它該是和它的主人一樣激奮吧。想一想它的高昂的頭顱,夾帶硝煙的原野風吹動著它的鬃毛,它的嘴裂開著,向高空裏洶湧著的白雲長嘯,那姿態該是何等令人歎賞啊……
而當著敵人帶著瘋狂的脅迫來臨時,它該是最甘願地背負了這它所生活的民族的神聖的願望,以欣喜的腳蹄,在山林裏,在峰巒間,在塵煙滾滾的長道上,輕快地,奔赴到那湧起烽火的天邊去完成鬥爭的任務吧!
而在濃密得窒息人的炮火裏,在喧鬧著的子彈聲裏,在震耳的轟響裏,它將更能以自己全部的機智與勇敢,伴隨著它的英勇的主人,穿過千百次的危險與恐怖吧……
而如今,它在不幸裏倒地了,它跌得如此慘痛,這慘痛由它肉體所感受到的,該遠不如由它精神所感受到的深吧?它是完全失去掙紮的力量了,甚至連再在這小道上站立起來也不可能了。
它倒下了,像那些身經百戰,永遠披著光榮回來的英雄,卻被一種難於醫治的疾病所苦一樣,它是隻能以灰暗的眼睛,呆鈍地看著環立在它身邊的人,而人們對它也毫無援助的力量了。
能有多久呢——它將在這難言的悲憤中結束它的生命?還有它的那夥伴——那每天把它放牧在草地上的士兵呢?他將為它的不幸而譴責自己的疏忽是無疑的了。
還有,那曾經和它共生死,一起呼吸著仇恨與鬥爭的氣息的,由它而使他完成了無數光榮的使命的,那愛它如愛他自己的生命似的主人呢?他將也會由於它的這不測的變故而痛苦,甚至掉下那誠摯的灼熱的淚水麼?
這一切都於它有什麼用呢?它是痛苦得如此深沉,深沉到沒有一個人敢於去承認,它是無望了,它將如此懊喪地死去,它將帶著永遠不能填補的恨怨死去,就為了它不是死在那濃密的炮火裏,不死在喧鬧著的子彈聲裏,不是死在震耳的轟響聲裏,卻死在遙遠的,僻靜的,古舊的城牆之下,一條空無人跡的陰暗的小道上,而且,更是死在使它難於想起的,腳蹄之一次空虛的踐踏所造成的悔恨裏啊……
因此,它不是比英雄的史詩似的行動更加值得詩人去謳歌麼?
一九三九年八月十八日桂林
【人物介紹】
艾青(1910—1996),浙江省金華人。中國現代詩人。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1932年發表第一首詩《會合》,1932年因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被捕,在獄中創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1935年出獄後,陸續在武漢、西北地區、桂林、重慶、延安工作,創作了《北方》等著名詩篇。其他作品有:詩集《曠野》、《獻給鄉村的歌》、《海岬上》、《艾青詩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