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波記事

樂波

■陳小斌

跨洋直播的故事9

伴著新年鍾聲,樂曲從柏林傳到中國

其實我們和大家的擔心是一樣的。對於這支由富特溫格勒、卡拉揚和阿巴多等曆代大師精心培育的優秀樂團,演奏貝多芬、莫紮特等德奧作曲家的經典作品時肯定是世界第一,可如果演奏以爵士、布魯斯風格為特點的美國音樂劇時能否到位,就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了。

上午10時,樂團新任音樂總監西蒙·拉特出現在指揮台上,伴著他手中指揮棒的舞動,伯恩斯坦《坎地得序曲》歡快而充滿動感的音符在柏林交響音樂廳中回蕩的時候,這種擔心立即一掃而空。隨後排練的科特·威爾和格什溫的作品也是首首精彩、曲曲動聽。西蒙·拉特有時也會讓樂隊停下來,稍加“點撥”之後,隨後的演奏立即一氣嗬成。那些爵士、“康康”等美國特色的獨奏樂段,在這些平時奏慣了貝多芬、莫紮特的“高手”那裏竟然也演奏得一樣的嫻熟、流暢,這精彩的排練場麵讓我們對第二天的轉播充滿信心。

下午2點,協助我們工作的德國工程師莫內爾先生準時等候在音樂廳的後台,大家一起來到了樂團為我們這次轉播特別安排的演播室,我們將在這裏進行轉播前最後的線路調試和技術準備。

這是一間先進的大型數碼錄音演播機房,中央擺放的是德國著名專業音響品牌紐曼生產的大型調音台,前方是一對在發燒界和專業人士當中口碑很高的監聽音箱B&W801F;SONY3348數字錄音機、編輯電腦工作站等各類專業設備排列整齊,側麵的觀察窗能讓錄音師看到音樂廳內的情況,調音台前的大監視器可以隨意切換舞台的特寫與全景,而我們從北京出發前就已經預定好的ISDN轉播線路已經接入了機房。

看著德方為我們做出的如此細致而完備的技術準備,我的心中充滿感激之情。想著這個機房不知為卡拉揚、阿巴多等享譽國際的音樂大師錄製過多少受到世界各地樂迷歡迎的唱片,想到我將親手在這裏為我國的聽眾進行首次柏林除夕音樂會的現場直播,為億萬聽眾送去來自遙遠柏林的新年音樂祝福,一種深深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當天的設備聯調和ISDN試線非常順利,轉播小組全體成員準備著以最佳的狀態去迎接明天的最後衝刺。

2002年12月31日,又是一個北京音樂廣播的曆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將要完成一項新的中國廣播界的“第一”——首次現場直播柏林除夕音樂會。

那天的柏林碧空如洗、陽光燦爛,雖然寒風凜冽,卻無法擋住人們喜迎新年的熱情。

我們一早就來到柏林的象征——整修一新的勃蘭登堡門,這裏有為晚上的聯歡活動搭起的舞台、飯店前剛剛完成的冰雕、臨時搭起的小吃灘,加上勃蘭登堡門前川流不息的人流,到處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氛,這場麵感動了轉播小組的每個人,我們一定要把在這裏感受到的喜悅連同最美妙的音樂一起送給萬裏之外的中國聽眾。

轉播的倒計時從我們在當地時間下午3點到達演播室就開始了:試線、調聲、備稿、醞釀情緒……觀眾已經開始入場,時鍾指向了下午5點,這時的柏林剛剛華燈初上,而北京已是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刻。就在這一刻,柏林除夕音樂會這個世界最高水平的音樂盛會隨著電波傳向了中國的四麵八方,美妙的樂聲為無數熱愛音樂的人們帶來了新年的歡樂與喜悅!

■伍洲彤

守候小屋20年

我用我的聲音尋找你,你無法躲藏,因為在這個城市的午夜裏,除了我們,還有誰呢?

1993年的初春,我第一次坐在話筒前,第一次對你說:“當零點的鍾聲在你耳邊輕輕敲響,我是伍洲彤,歡迎光臨零點樂話這座溫馨的樂話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