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個固定的性格,這句話其實是一個謊言。這是對自我的限製,它否認了我們擁有持續創造自我的力量。
在不斷創造自我的過程中,最大的影響因素是我們在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之間作出的選擇。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樂觀或悲觀的性格,人們之所以有樂觀或悲觀的想法,隻不過是不同的選擇。
據說卓別林曾在蒙特卡洛參加過一次“卓別林模仿比賽”,結果裁判們給他打的分數隻能名列第三。
性格的影響被誇大了。事實上,隻有我們自己能夠決定自己是誰,每一刻都是如此。
我們在思維上的選擇有可能對我們有激勵作用,也可能沒有。雖然設想一個無比清晰的目標是首先需要邁出的一步,但快樂積極的生活遠不止如此。要想過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行動是必須的。正如莎士比亞所言:“行動是最好的雄辯。”也正如心理學家和作家納撒尼爾·布蘭登在書中寫的那樣:“沒有行動計劃的目標隻不過是一個白日夢。”
行動可以創造自我。作為一名教師、顧問和作家,我在自身的生活經曆中積累了100種直接指向自我激勵的思維方法。作為一名企業培訓師和公共研修班的領導者,我經常會閱讀和研究大量心理學和哲學著作,並希望從中找出一句研修班學員們可以用到的話。我經常找尋那些能夠帶給我們力量、激勵我們繼續前行的思維方法。
因此,這本書中彙集了很多人的想法。在收集這些想法的時候,我隻有一個評判標準:它們到底用處多大?我從參加研修班的公司職員和其他學員那裏得到了大量的反饋,並由此得知哪些想法會讓人們印象深刻,哪些不能。這本書中呈現的正是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想法。
自從1996年出版以來,這本小書一直非常暢銷,這種成功是我從來都沒有想到的。在開始銷售的前五年裏(每年的銷量都有增長,但願能一直如此),我們見證了互聯網的崛起,親眼看到它成為世上最大的信息來源。人們不僅在網上購買本書,還會發帖評論。網絡書店的一大好處就是它允許普通讀者提交書評,而不僅僅是那些專業記者,後者通常是一些機智幽默、憤世嫉俗但非常聰明的人,否則他們在書評界就混不下去了。
來自田納西州的布巴·斯賓塞曾對本書的第一版作過這樣的評價:“這不是一本多有深度的書,裏麵沒有很多複雜的理論,告訴你如何改善自己的一生。你看到的主要是一些小技巧,告訴你如何更好地激勵自己。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生活的某一部分有所改觀,這本書還是值得一讀的。”
布巴給了這本書五顆星的好評,相對於所有專業的書評人而言,我更感激布巴對我的評價。他說我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