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很熟悉抗日戰爭中正麵戰場和敵後戰場的文字資料,但是對於正麵戰場中許多被埋沒的曆史圖片則知之不多,“親曆二戰·影像記憶”叢書試圖以大量現場圖片和親曆者的文字,展現真實的抗戰史實。
一、照片的來源本叢書以照片整理、展示為主,其來源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麵:第一,美軍私人拍攝的照片。這些美軍士兵出於個人攝影的興趣,用彩色膠卷記錄了抗戰時期各國軍民的生活和風土人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首次披露了大量高清的珍貴彩照。這些照片主要出自兩位美國軍人小弗雷德裏克·F·施安勒(Freerik F.Shller Jr.)與約瑟夫·德(Joe. y)之手。他們使用當時十分先進的柯達相機和彩色膠片,在印度、緬甸、中國等地拍攝了大量戰爭與生活照片,現在這些作品經過掃描、編撰,首次麵世。施安勒與約瑟夫·德兩位軍人並非專業的新聞記者,也許正因為如此,才可以避免一些專業的慣性思維;他們也並非戰地記者,隻是以攝影愛好者獵奇涉趣的眼光打量一個個陌生而神秘的國度,一段段艱辛、苦難與死亡的征程。因而,這些照片體現了普通個體視野中的戰爭記憶,不加雕飾,樸實自然;真實客觀,活潑生動。目前國內已經出版的同類二戰圖文書中,有飛虎隊隊員艾倫·拉森和戰友威廉·迪柏在1945年8月6日-10月5日期間,用柯達相機拍攝的抗戰勝利前後昆明、重慶、成都、杭州、上海等地的曆史鏡頭。拍攝者艾倫·拉森曾經參加過美國陸軍航空隊,接受過航空照相測量技術的專業訓練,並被分配到第三十五照相勘測中隊,該部後來被派遣到中國昆明,並入陳納德將軍領導的第十四航空隊(原飛虎隊)。拉森被調遣到第二十一照相勘測中隊,並隨部隊遷往成都、重慶、杭州和上海。相對而言,拉森和迪柏的作品範圍比較狹窄,數量也比較少。
其他拍攝了大量照片的是,溫斯頓·維軍士(Sgt Winston Wy),他曾是H&;S公司第九三○航空工程兵團的供水主管;弗蘭克·維爾利(Frnk Vierling),曾經負責軍隊通訊工作,是一個業餘攝影家;羅伯特·科葛(Roert Kegle),他拍攝了美軍從印度回國的照片。
第二,美軍照相部隊拍攝的照片。二戰期間,美軍已經開始將彩色膠片和膠卷運用於軍事測繪、戰地偵察和戰役記錄,例如,美軍第一六四照相部隊留下了海量的戰場照片。本叢書展示了美軍第一六四攝影隊成員小丹尼爾·諾瓦克(niel Novk,Jr.)拍攝的大量作品。詹姆士·米爾福特·佐斯(Milfor Zornes)被任命為中印緬戰區的戰爭藝術家,在將近三年的時間裏,除了拍攝大量戰區照片,他還用油畫記錄了中國、緬甸和印度的很多地方。弗蘭克·邦德(Frnk on)在駐印度和緬甸的陸軍航空部隊第四十攝影偵察中隊服役。邦德非常擅長衝洗膠卷,他衝洗的航空攝影照片給盟軍提供了進軍緬甸中部所必需的情報。在當時高質量的相機和膠卷數量非常有限的情況下,邦德的照片成了生動的、高質量的曆史記錄方式。
第三,英美記者所拍攝的照片。這些記者主要是《生活》《時代》《國家地理》、YNK、IRoun Up 等媒體特派的。例如,1940年英國人弗蘭克·奧特姆(Frnk Outrm)和費因(G.E.Fne)試圖“以自己個人的親身經曆來驗證中國人宣布的他們正在建設一條‘全天候’的公路”,他們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滇緬公路,中國的後門》一文,敘述了從緬甸出發,沿著滇緬公路行進所經曆的艱難險阻。隨行的記者弗蘭克·奧特姆拍攝了滇緬公路的大量照片,這些照片的題材與對象具有典型性,可惜大部分是黑白的,美國著名的《生活》《時代》《國家地理》等雜誌刊登的圖片也大多是黑白照,照片效果不及彩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