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球篇(1)(1 / 3)

地球的起源

伴隨著日出日落,我們人類生生不息地在這個充滿生機的星球上生存繁衍著。那麼,養育著我們人類的地球又是如何產生的呢?是與生俱來的,還是由於各種原因形成的呢?圍繞著這一問題,古往今來有很多人發出過疑問,也做出過一些回答。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對於地球的成因也由最初的傳說式的說法和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的“上帝說”逐漸向科學靠攏。對於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比較科學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觀點:地球是由彗星撞擊而形成的。有人認為,地球的誕生是由很久很久以前一顆大彗星與太陽發生撞擊導致的。持這種觀點的人們認為,這次撞擊不僅僅產生了地球,與此同時還產生了其他的幾個不同行星。

第二種觀點:地球形成的原因是由於隕星聚集導致的。這種觀點是由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康德,於1755年在其著作《宇宙發展史概論》中提出的。他的這種觀點,對很多後人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

第三種觀點:宇宙星雲產生了地球。此觀點是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拉普拉斯於1796年提出的,並且在其著作《宇宙體係論》中詳細論述了行星起源的星雲假說。他的這種觀點對後世產了很大的影響。

第四種觀點:雙星理論。有一部分人認為,太陽係中除了太陽以外,還曾經存在過另外一顆恒星,而很多行星都是由這個恒星產生的,包括我們生存的地球也是由這樣一個曾經存在的恒星產生的。

第五種觀點:行星平麵論。持這種觀點的人們認為,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行星都是處於一個平麵上繞太陽轉,這樣太陽係才可以由最原始的星雲盤漸漸產生,而地球就是在這種情形下產生的。

有關地球成因的探討與猜測,可以說是眾說紛紜。但是,至今沒有一個可以讓大家都十分信服的答案。所以,人們對於養育自身的地球母親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問題,還需要更加努力地繼續探索。

地球年齡之謎

地球帶給我們人類生存所必需的全部條件。我們人類之所以有今天快速的發展,完全依賴於地球母親給予我們的關懷。然而,對於這樣一個養育著我們人類的偉大母親,可曾有誰給她以關懷和溫暖呢?又有誰知曉她的高壽呢?

有關地球的年齡問題,曆史上有著種種的猜測與研討。早在中國古代,曾有人推測:“自開辟至於獲麟(指公元前481年),凡三百二十六萬七千年。”而從西方民眾信仰的《聖經》中,從上帝創世說推測地球的年齡不過區區6000多歲。但是,這兩種推測都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英國物理學家是人類曆史上最早嚐試用科學的方法測試地球年齡的。英國物理學家認為可以通過對海水鹽度的分析,來為推測地球年齡提供依據。

到了19世紀50年代,德國科學家提出通過對太陽能量的測算,大致可以斷定我們地球的年齡應該在2500萬年以內。而19世紀60年代,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湯姆森提出了一個備受爭議的推斷。他依據地球始於一個火球的假想,將熱量的傳導與散熱等因素作參考,得出地球年齡應該在2000萬年至4億年之間的結論。這些觀點各執一詞,誰也拿不出具體的證據可以說服大家。直到20世紀科學水平的更快發展,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測量地球的最佳方法——同位素地質測定法。依據這種方法,科學家們發現現今最古老的岩石有38億年,那麼是不是地球的年齡就是38億歲呢?據此有人認為,這38億年不能等於地球的年齡,因為這種岩石是在地球經過熾熱的火球冷卻後保存下來的,它不能夠真實地反映地球的年齡。

那麼,地球的年齡究竟該如何測算呢?後來,科學家們又通過對墜落在地球上的隕石進行測算,來推斷地球的年齡。他們發現大多數墜落在地球上的隕石年齡在44~46億年之間,而在美國探月的過程中,探測月球表麵岩石的年齡也是在這之間。因此,很多人將地球的實際年齡與這種探測的結果相提並論,認為也應該在44~46億年之間。那麼這樣的一個結果,是不是代表著地球的年齡真的就是在44~46億歲之間呢?

對此,也有專家提出異議。這些專家認為,這個數據測試的前提條件是有爭議的。因為,要想這個測試的結果成立,其前提條件就是被測試的這些隕石、月球表麵岩石還有地球都要在同一時間內在同一環境中演化。而事實上,這樣的一個假設目前在科學界還有爭議。除此之外,還有的專家認為這種測試的方法中,有些因素應該是會隨著具體的情況出現變化的,因此這種數據不夠準確。還有部分專家認為,地球的年齡應該比這個更大。例如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先生就認為,地球大致上應該是在60億年前開始形成的。而蘇聯專家通過研究得出結論,認為地球應該是有76億年的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