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本來就是被迫同意的,還要編幾條理由出來!以馬誌兵的人品與德性,除非江南正氣管理局人死絕了,否則怎麼可能提拔他馬誌兵?”龔仲心裏哭笑不得,一時之間有一種被“強奸”的感覺。
但這個問題龔仲沒法回避,他必須作出回答。龔仲思考了一下,回答道:“一、馬誌兵服從領導安排,隻要是領導安排的工作,他都能愉快接受。我從沒有聽說過他不服從領導安排的事。”
馬誌兵永遠都是領導“圈子”裏的人。不管是牛懷忠、張晗瑛,還是樹大明、董昕,他都能讓領導信任自己。這一點確實是馬誌兵的本事,龔仲有時心裏也不得不佩服。考察小組要龔仲找理由,龔仲沒有辦法,將這一點作為理由說了出來。
不知道內情的人,當然認為這是馬誌兵的優點;知道內情的人,肯定明白這是龔仲在心裏鄙視馬誌兵。至於這一點能不能成為提拔馬誌兵的理由,這就不是龔仲考慮的問題了。
“第二嘛,馬誌兵頭腦很聰明,隻要領導提出要求,他都能想出辦法來,滿足領導的要求。”龔仲這樣說時,內心的那種無奈之情真的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但生活就是這樣,很多時候,很多場合下,人們不得不說一些違心話,做一些違心的事情。就如龔仲在審批一筆費用時,明明知道其中有問題,但還是不得不簽上自己的名字。
馬誌兵是聰明人,但他的聰明沒有用在正板上。在工程維修項目中,馬誌兵想了很多辦法洗錢,這一點龔仲是知道的。龔仲曾抵製過多次,但最後都因為證據問題而不了了之。
說到這裏,龔仲感覺到可以應付過去了。沒待考察小組長提問,主動說道:“我沒有其他要說的了。畢竟馬誌兵是物業公司的副老總,他平時在物業公司那邊工作,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很了解。”
但那考察小組長並不放過龔仲,他知道機關後勤保障中心的情況,也知道龔仲很多心裏話沒有說出來。他看著微笑了一下,眼裏仿佛有一種深意,繼續追問道:“俗話說人無完人嘛,他不可能十全十美。你認為他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對於這樣的問題,龔仲在董昕主任找他談話時,就考慮好了怎麼回答。他故意思考了一下,看著那考察小組長說道:“當然,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我認為馬總文化程度比較低,處理一些文字性材料的能力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江南局的大多數幹部職工都知道,馬誌兵方化程度低。他高中畢業後就去當兵了,二年後複員回家,在父母的幫助下進入江南正氣管理局工作。開始是工勤人員,後來由於他很會做人,通過關係轉了幹。
在如今這個知道爆炸的年代,一個高中畢業生能在機關裏正常工作,真的是非常難的,更何況還是從事領導工作。
這一點龔仲並沒有冤枉馬誌兵,畢竟事實明擺在那裏。這樣的文化程度,在一個中央駐地方的正廳局級單位裏,當一個小小的科長可能沒有什麼大問題。因為科級幹部還不是真正的幹部,隻是做具體工作的,能力差點影響不是很大。
但如果再上一個台階,真的成為一名處級領導幹部,那完全就是兩回事了。在一個廳局級單位裏,處級領導幹部是中層幹部,所處位置非常很重要,常常要獨擋一麵。如果文化程度低,開口隻知道“三擔牛屎六簸箕”,寫材料更加不行,以後對工作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國家對於提拔任用領導幹部有著嚴格的規定,一般都要經過文化理論考試,特別是公文寫作,還有一些哲學政治經濟學知識等。這是一名機關領導幹部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
隻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規定是規定,程序是程序。但規定是死的,程序也是由人來操作的,加上很多時候監督流於形式,因此,老百姓時常看到一些在提拔任用領導幹部中弄虛作假的報道,其根本原因也就是如此。
很快,馬誌兵的考察工作順利結束。按常規,這樣的考察工作是不存在意見反饋的。但董昕主任利用他的特殊能耐,硬是從考察小組那裏打聽到了這次考察工作的具體情況,特別是有人反映的馬誌兵文化程度不高的說法。
董昕主任知道情況後,非常氣憤,立即解釋道:“機關後勤保障中心就是搞後勤服務的,工作髒、累、繁瑣、具體,與文化程度高低沒有多大關係。在中心工作,主要是要服務意識好,舍得吃苦,工作紮紮實實,對文化程度沒有多大的要求。提這個意見的同誌,有些不實事求是。請領導幫忙,到時多多解釋。”
那位考察小組長微微一笑,安慰道:“董主任,請你放心。你說的很有道理,在中心工作,主要是要勤勞,要不怕髒,不怕累,文化程度倒是其次。再說,局黨組對這次民主推薦,也沒有規定文化條件。這不是缺點,肯定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