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民幣:站直了,別趴下!(1 / 3)

第六章 人民幣:站直了,別趴下!

當“金融殺手”索羅斯在東南亞掀起一股黑色的金融風暴,並導致世界金融與經濟動蕩的時候,不光是中國人,全世界的目光都盯住了距離風暴中心最近的中國:中國會不會被卷進風暴?

中國經受住了考驗。

但中國也不能因此大意:誰知道索羅斯之流的下一個目標不是中國呢?

54年前,當匈牙利的一個14歲的猶太男孩子,在納粹猙獰的魔爪下揣著假身份證東躲西藏的時候,任誰也想不到,日後有一天他會把地球另一端正在酷暑中的東南亞攪得人仰馬翻,周天寒徹!

1997年,是亞洲國家的災難年。幾乎是頃刻之間,一場金融風暴平地而起,席卷亞洲,震蕩歐美,危及全球金融市場乃至世界經濟。號稱亞洲第五隻“小虎”的泰國,眨眼之間成了“病貓”,上千億元資產化為烏有;被認為創造了經濟發展神話的韓國,轉眼之間風吹樹倒,國際社會緊急輸血輸氧,也沒能阻止癌症的擴散;菲律賓步泰國的後塵,被風暴刮倒;印度尼西亞的幣值莫名其妙地消失了1/3;新加坡經濟晃動不已;香港股市一路暴跌;台灣外彙儲備大幅度減少;日本一個月就倒了5家有數十年曆史的大型證券公司……

1998年初,許多權威的國際組織和經濟專家都曾預測,亞洲金融危機最困難的時期即將過去,下半年將走出低穀,但其結果,這些預測與事態發展大相徑庭。5月,爆發了印尼經濟與政治危機;6月,日元大幅度貶值;7月、8月俄羅斯的金融市場動蕩,莫斯科彙市狂跌,並迅速傳染到世界主要金融中心,股市暴跌之風很快從莫斯科吹到紐約、倫敦、法蘭克福和東京等世界主要股票市場,其幅度之大令人觸目驚心;隨後,又爆發了巴西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終於引發了世界性的金融與經濟的極大動蕩,連一直隔岸觀火的美國也被火燒眉毛!

風暴襲來,全球遭災。許多國家的經濟分崩離析,苦心積累幾十年的億萬資財一掃而盡;許多富豪淪為赤貧,許多百姓更是處境艱難。據初步估計,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在經濟危機中損失近6000億美元,這些國家按美元計算的人均收入水平倒退了10多年。

許多人齊聲指責索羅斯的瘋狂與缺德,恨不能把他生吞活吃。而索羅斯卻仍在世界各地瀟灑自如地飛來飛去,不斷接受受災國家的求救與求饒。他固然有點缺德,害得數以億計的人如履薄冰,生活艱難。但是,光指責索羅斯又有什麼用呢?用一句最通俗的話說,那就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就在亞洲許多國家被金融風暴刮得暈頭轉向的時候,中國卻如一棵大樹,在風暴中紋絲不動。人民幣堅挺依然,股市安安靜靜,經濟穩步增長,尤其是老百姓,絲毫感覺不到在我們周邊國家那正呼嘯著狂掃一切的金融風暴。世界著名的《全球財經》雜誌為此把中國總理朱鎔基和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一道評為全球金融界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以肯定中國政府在阻止世界金融危機中的作用。1999年3月15日,朱鎔基總理在九屆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不無自豪地宣布:現在人民幣非常堅挺,不會貶值。

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大意,誰知道索羅斯之流的下一個目標不是中國呢?

當然,我們不怕所謂的金融殺手搗鬼,因為中國貨幣的穩定,是以中國經濟的穩固為基礎的。我們有1400億美元的外彙儲備,有比較完善合理的金融管理體製。更重要的是,我們有著極強的風險防範意識,在風暴沒有刮向中國的時候,我們基本上築起了一道堅固的“擋風牆”,這就是金融體製的改革。

中國政府向世界鄭重承諾:人民幣不貶值!

一、金融風暴狂掃全球

“猛虎”眨眼變“病貓”

1997年7月第一個星期三的早晨,到泰國旅遊的外國人突然發現自己賺了,1美元兌換的泰銖突然增加了。就在這一天,泰國的國際購買力銳減16.7%。

7月2日,泰國中央銀行宣布,泰國放棄盯住美元的彙率製度,泰銖彙率自由浮動。此前,在長達14年的時間裏,1美元可兌換約25泰銖,到了7月2日中午,1美元已經可以買到30泰銖了。9月4日,跌至39.09泰銖兌1美元,貶值36%。

一場殃及全球十幾個國家的金融風暴由此開始了!

過去的10年對於泰國人來說,到處是一片繁榮的景象。大把大把的外資像潮水般地湧入這方樂土。泰國人拿著這些錢蓋房子,買汽車,超市裏全是來自美國、日本的高檔生活用品。泰國人開的車是本田的;泰國人有病住院,進的是設備先進、服務周到的私人醫院;泰國的酒店是用蘭花裝點,大理石鑲麵,亮得如鏡子一般。市中心的豪華公寓是為單身貴族準備的。到處是大工業園、大辦公樓、大酒店、大購物中心、大娛樂場所,所有這些都是在10年之內冒出來的。泰國成了“東亞四小龍”之後的第五隻小虎。泰國模式成了經濟學家爭相研究的對象,近10%的年增長率則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榜樣。

1986年到1989年間,泰國的外資總量增長了400%,到了1993年,泰國成立了曼穀國際銀行,使泰國國內的企業和銀行向國外貸款更為便捷。泰銖始終盯住美元,而且泰國施行的是高利率政策,差不多是12%左右,吸引了大量的銀行家迫不及待地把資金轉到泰國。

1993年到1996年,湧入泰國的貸款約為500億美元。目前,泰國全部外債高達900億美元,人均負債1560美元。而且,在全部外債中,屬於一年以下的短期就占了400億美元。

本來,泰國首先應該對製造業進行技術改造,以降低出口成本;泰國還需要修建更多的道路,因為整個國家的基礎設施遠不能適應經濟的高速發展;泰國更應該提高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大多數的青年甚至沒有讀過高中。

但是,無論是工業、修路,或是辦教育,都不可能承受12%的貸款利率,因為這些行業來錢太慢了。惟有房地產業被投資者看好,約60%的外資被投向了房地產業,所以,盡管在曼穀已經有了兩座國際會議中心,但第三、第四、第五座國際會議中心又在建設之中。曼穀市的豪華公寓像韭菜似的長出了一茬又一茬,現在大約有35萬套住宅仍然閑置。

到了1996年,由於房地產業嚴重過剩,房地產公司還不起貸款,曼穀商業銀行70億美元資產中,收不回來的呆賬超過了一半,銀行嚴重虧損,瀕於倒閉。為了防止連鎖反應,泰國政府不得不向該行注入20億美元資金。據估計,因為房子賣不出去,還不了貸款,泰國金融機構的呆賬已經超過了20%。

1996年,泰國產品的出口增幅僅為3%,大大低於上年22.5%的水平。

正是在這種危機四伏的時刻,“金融殺手”索羅斯悄悄將作弄的目標對準了泰國。他暗中使法,用“高賣低買”的手法,迫使泰銖貶值。1997年5月,泰國中央銀行不惜血本,拋出40億美元的外彙儲備,以挽救市道。但為時已晚,泰銖終於抵擋不住金融投機家們的衝擊,最終垮了,金融風暴由此爆發。

風暴突起,全球不安。包括日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紛紛出麵,試圖平息這場攪得人心惶惶的金融風暴,但效果甚微。泰國政府上千億美元化為烏有,曼穀證券交易所的股票指數12個月內下跌了60%,降到1991年以來的最低點。

泰國“起火”,四鄰遭殃

金融風暴雖然首先從泰國卷起,但很快殃及四鄰,最後擴散到亞洲以及全球的數十個國家。就像多米諾骨牌,一個又一個的亞洲國家和地區在風暴中支撐不住,倒下去了。

接著倒下去的是菲律賓。1997年7月11日,菲律賓貨幣劇烈貶值,從1美元兌換26.4比索跌至1美元兌換29. 45比索,一天就貶值10. 36%;到9月4日,1美元已經可以兌換32. 43比索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緊急提供10億美元的貸款援救,但收效不大。

同一天,緬甸的緬元兌換價達到曆史最低記錄:240緬元兌換1美元。

8月13日,印度尼西亞財政部和印尼中央銀行聯合宣布,放棄盯住美元的彙率政策,實行自由浮動彙率政策。當天,印尼盧比下跌5%。

8月16日,馬來西亞林吉特暴跌了6%,跌到24年來的最低點。

10月24日,新加坡股市全麵下跌,達到近4年的最低點。

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數下跌1438點,以9059點收市,這是自1996年以來恒生指數首次跌破1萬點。

10月份開始,韓國金融市場出現動蕩,韓元下跌,股市急挫,利率猛升。到11月19日,韓元與美元下跌到1035韓元兌換1美元,到12月下旬,跌到接近2000韓元兌換1美元,創下曆史最低點。韓國企業因此蒙受3萬億韓元的兌換差額損失。韓國政府采取了一係列金融措施,包括放寬韓元彙率的浮動限製,提前開放中長期債券市場,對經營不好的金融機構實行限令改組和兼並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了100億美元進行“輸氧搶救”,但到目前,韓元尚沒有走出困境,1美元兌換韓元還在1700韓元左右的高水平上。新任總統金大中不得不屈尊去找索羅斯,請他放韓國一馬。

11月,是日本金融業的黑色月份。這一個月的時間裏,竟先後有三洋證券公司、北海道拓殖銀行、山一證券、德陽銀行、丸莊證券公司等5家有數十年曆史的大型證券公司破產倒閉。創造了東亞模式、且有多年工業化曆史基礎的日本,也在金融風暴的襲擊中風雨飄搖。由於泰國的外債中,有一半是來自日本,加上日本本身泡沫經濟發生後未得到全麵修整,遂釀成今天這一難堪的局麵。

受金融風暴襲擊的國家,國民經濟一片混亂,國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富的變窮,窮的更窮。但為了拯救國家,許多國家的國民摘下了耳朵上的耳環,翻出了壓在箱子裏多年的外幣,勒緊腰帶,同國家一起渡過難關。泰國國王普密蓬在1998年的新年獻詞中呼籲每個人恢複更樸素的傳統生活方式,以拯救整個國家。泰國軍方計劃展開全國性運動,向人民籌集黃金珠寶和捐款,以協助國家解決經濟危機。許多市民響應政府的號召,捐出了自己的黃金首飾。泰國政府號召“泰人救泰”:用泰國貨,吃泰國食品,在泰國旅遊。泰國銀行的運鈔車駛上街頭,以方便人們隨時隨地用外幣兌換泰銖。政府還決定為貧窮的市民提供免費葬禮,以節約火葬費。主意打到了火葬費上,可見這昔日的亞洲小虎如今生活的艱難。

馬來西亞總理要求同胞“挺起胸膛,團結一致,節衣縮食”共渡難關。作為解救措施之一,馬來西亞政府已禁止所有公務人員出國度假,內閣成員和政府高級官員減薪10%。

新上任的韓國總統金大中敦促他的國民束緊腰帶,為國家作出犧牲。其主要內容是節儉與禁欲。他甚至忍痛解雇30%的工人,以此讓另外70%的工人能夠繼續工作。消費者協會號召人們不去飯店,不購買奢侈品,穿著樸素,限製婚宴的人數和禮品數,要求百姓主動將手中的美元存入銀行。韓國的內閣成員還決定把各自薪金的20%上繳國庫。韓國人還開始抵製外貨,隻用本國產品。連鞋子也不買外國的了。

但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雖然各國政府采取了一係列經濟改革措施,並發動全國國民一齊來拯救國家,盡全力解救金融危機,卻並沒有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進入1998年,稍為平穩了幾天的亞洲金融再起波瀾。一些國家的貨幣繼續貶值,股市再度狂跌。

全球金融大動蕩

進入1998年,許多人抱著良好的願望,預測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將就此告一段落,並逐漸走上經濟恢複與重建的道路。但誰也沒有想到,1998年,金融危機不僅繼續在東南亞肆虐,而且還向全球擴散,導致全世界性的金融與經濟動蕩。

1998年,金融危機再次嚴重衝擊印尼,致使這個“千島之國”的經濟遭受了近30年來最嚴重的打擊,經濟瀕臨崩潰,工廠企業不景氣,導致大批人員失業,失業人數年底達到2000萬,占全國9000萬勞動力的22%。全國貧困人口從1996年的2250萬上升到7940萬。結果,5月中旬發生了一場震驚全球的騷亂,騷亂中,不僅印尼的許多商店、銀行遭到破壞,許多華人婦女也無辜受到強暴。印尼經濟受到毀滅性的打擊,連總統也不得不下台。

從1998年6月開始,日本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經濟進一步惡化,失業人員創曆史最高記錄,股市跌至12年以來的最低點,經濟增長率為負1.8%,是戰後首次出現的國內生產連續2年負增長,陷入戰後最嚴峻的局麵。在此情形下,日元大幅貶值,創下近8年來的最低點。由於日本在東亞經濟中起著龍頭作用,日元貶值,迅速使東亞經濟再度惡化,引發金融危機的第二次衝擊。

繼日元貶值後,7月下旬起,俄羅斯股市、債市和彙市的形勢全麵惡化,反映1000種工業股票價格的“俄羅斯交易係統國際文傳電訊”綜合指數7月31日到8月13日下跌55%,債市形勢比1996年總統選舉前人心惶惶時期還要險惡,在國外債市上,蘇聯時期的舊債價格僅為原值的1/3,俄近年發行了歐洲債券也跌至麵值的1/2。

俄羅斯當局隻好請求西方國家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增加財政援助,但遭到斷然拒絕。政府和中央銀行不得已於8月17日宣布應急措施,把盧布兌美元彙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9.5比1。但此後,彙市一路下跌,債市日趨嚴峻。

9月4日,俄代總理切爾諾梅爾金宣布實行盧布彙率自由浮動政策,盧布對美元的官方彙率即猛跌到16.9比1。

在俄羅斯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股市下跌。8月31日,紐約華爾街道一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暴跌512. 61點,跌幅高達6.4%,全球其他主要股市也幾乎都出現了狂跌或重挫。

早在金融危機在亞洲肆虐時,巴西政府為了避免金融危機的衝擊,削減了近200億雷亞爾的公共預算,擺脫了1997年的金融危機的影響和衝擊。但到1998年8月開始,由於外國資本的外逃,使巴西的外彙儲備減少了290億美元,股票一跌再跌,經濟陷入全麵衰退,企業大批倒閉。為了防止危機進一步惡化,巴西政府製定了經濟調整計劃,並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達成向巴西提供415億美元的援助計劃,以保證雷亞爾的穩定。但巴西國內經濟形勢不僅沒有好轉,反而繼續惡化,經濟衰退加劇,資金外流越來越嚴重。1999年年初十幾天就流出30多億美元。為了扭轉這種危險局勢,巴西政府鋌而走險,改變了原計劃規定的逐步小幅度貶值和全年貶值不超過12%的目標,決定放棄堅持多年的固定彙率製,讓雷亞爾自由浮動,以遏製資金的外流,但無濟於事。1999年1月13日,巴西政府終於頂不住巨大的貶值壓力,宣布放寬本國貨幣的雷亞爾的浮動幅度,一場金融危機隨之爆發,並引發了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大地震,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股市接連暴跌,給1999年的金融形勢帶來了巨大的陰影。

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國,其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8位,它的金融穩定直接關係到全球經濟的發展前景。其金融危機發生後,首先波及拉美地區,不僅使該地區金融市場受到嚴重衝擊,而且還使整個地區經濟的增長速度放慢,並有可能把阿根廷和墨西哥等一些大國拖入經濟危機之中。第二個受影響的是美國。美國出口的23%是對拉美地區的,美國在拉美的直接投資和金融投資占這個地區外資總額的60%以上,如果巴西和其他拉美國家因金融危機而喪失支付能力,將使美國銀行蒙受巨大影響。

連財大氣粗的美國,也感到有點緊張了。雖然亞洲一批金融公司、銀行和公司的倒閉,為美國進軍亞洲金融、保險等市場大開方便之門,也為一些企業乘機廉價收購創造了機遇,使美國得到一些暫時的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金融風暴,也使美國感到難受。美國1/3的出口市場在亞洲,亞洲倒了,美國從重工業機器到食品加工等各行各業都已出現出口下降的趨勢。泰國、韓國等國家向美國訂購的波音飛機也泡湯了。赴美觀光的亞洲旅客人數減少了15%。美國國會認為,受東南亞金融風暴影響,美國已損失300億美元。而隨著俄羅斯、巴西的金融危機出現,美國的金融市場也開始動蕩起來。過去一直隔岸觀火的美國,現在也引火上身了。

由於俄盧布貶值,美國基金在此市場上跌倒一大片,並且還有許多的銀行和大企業都陷入了這個大泥潭。隨後的信用危機波及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的股市一瀉千裏,道一瓊斯指數也狂跌不止。1998年9月29日,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不得不宣布美聯邦短期利率下調,以刺激經濟增長。美國的對衝基金曾經在亞洲的金融危機中混水摸魚,成為金融投機者製造金融危機的工具。而現在,這種不義基金,不僅損人,而且害己了。由索羅斯經營的美國量子基金以及老虎基金等大型對衝基金,在俄羅斯和香港等金融市場上嚴重碰壁,僅量子基金就在俄羅斯虧損了20億美元,其他兩個基金也分別虧損了大約10億美元。他們不道德的投機行為最終也把自己逼入了困境和絕境,一直對其放任不管的美國政府,現在也不得不出麵來收拾殘局。美國宣布加強對基金的管理,與日本聯手幹預日元彙價,並聯合西方七國集團來對付這場愈演愈烈的金融風暴。

反擊國際大鱷:港股阻擊戰的啟示

8月28日,恒指結算日。香港股市、期市上演了一場針對國際投機者的慘烈而悲壯的港股阻擊戰。

自亞洲金融風暴以來,國際投機者不斷狙擊港元。這些國際大鱷在外彙市場和股票市場雙管齊下進行炒作,並不斷散布人民幣會貶值等恐慌性的謠言,使恒生指數急劇下挫。8月5日、6日,投機者共拋出460億港幣以衝擊聯係彙率。為保住1:7. 75的警戒線,港府接下240億港幣的拋售,動用外彙儲備31億美元。接著,以摩根·斯坦利、高盛和美林為代表的世界上最大的投資公司,共持有10萬餘張8月的恒指空單,若以8000點為平均持倉成本計,持倉額不下400億港幣。麵對國際大鱷的瘋狂進攻,特區政府經過精心部署,於8月14日果斷出擊,動用40億資金入市,當天就使恒生指數飆升564點,創下了1998年的第二大成交額。從此後,雙方發生激戰,而港府占上風,恒生指數穩步上揚。8月27日,市場出現極大的拋售壓力,收市前15分鍾拋盤幾呈排山倒海之勢。在此情況下,政府照單全收,成交量高達80億。28日是恒生指數的結算日,特區政府與投機者展開了一場大決戰,當天開市15分鍾即竄上66億,這一天也創下了香港聯交所最高成交記錄790億。一輪慘鬥,港府全勝。恒生指數穩步上揚,由港府出擊前跌到的最低點6660點又重新回到了萬點以上。據測算,港府幹預市場積累下的1200億港元的倉位至年末已有300億的盈利。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說:這“不是原來想的小勝或打平手,而是大獲全勝”。

當然,港府入市並不是為了賺錢,或做投機買賣,而是平衡市場,反擊國際金融大鱷的瘋狂進攻。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蔭權說:如果任人肆意衝擊聯係彙率以圖利,讓香港600萬人的經濟利益受損,那便是政府失職。

縱觀整個金融危機,在幹預市場的國家和地區中,港府幾乎是惟一的贏家。這一方麵是港府指揮得當,阻擊得力;另一方麵也得益於香港回歸後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支持。顯而易見,港府的勝利包含著眾多的中國因素。危機中,人民幣保持穩定,內地經濟穩步發展,給了香港以極大的支持。而截止到1999年2月止,香港的外彙儲備高達967億美元,高居世界第三位,再加上內地1400億美元的儲備,遠遠超過位居第一的日本2200億的外彙儲備。如此龐大的儲備,與投機者決戰,自然是得心應手。

香港的官鱷大戰不僅扭轉了亞洲各國在西方投機資本麵前的劣勢,而且也啟示世界各國:對於金融投機大鱷,我們隻有進行堅決的反擊,才能阻止他們瘋狂的搗亂。正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在世界銀行1998年的聯合年會上指出的,隻有世界各國政府聯合起來,協調行動,才能製止金融危機蔓延,恢複經濟秩序。

二、是誰在搗鬼?

金融殺手索羅斯

有人說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理財能手”;

有人說他是“國際金融市場中的大炒家”;

有人說他是“金融殺手”;

有人說他是“金融海盜”……

他曾在世界上刮起一場又一場的金融風暴一 1992年的歐洲貨幣危機; 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1997年的東南亞危機…… 他就是美國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總裁喬治·索羅斯。數以萬計的企業被他搞垮,數以億計的人被他搞得窮困潦倒。

現在69歲的索羅斯,1930年出生在匈牙利的一個猶太律師家中。1944年,他同父母逃脫納粹的屠殺,幾經輾轉,於1947年抵達英國倫敦,就讀倫敦經濟學院。大學畢業後,進入英國證券界,1956年移居美國,繼續在股票市場闖蕩。1969年與人以400萬美元成立了一個小型的“雙鷹基金會”,這就是使他後來成名的“量子基金”的前身,從此開始他的金融投機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