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 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1991年7月3日深交所開業。

1991年

5月16日 國務院通知進一步增強國營大中型企業活力。在經濟調整時期,國營企業問題便格外突出。

1992年

1月8日—2月21日 鄧小平以88歲的高齡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發表重要講話,被稱為視察南方的談話。自此結束了三年的治理整頓,中國經濟重上快車道。

5月21日 上海股價全部放開。

5月22日 鄧小平視察首鋼。

7月23日 國家賦予首鋼投資立項權、外貿自主權和資金融通權。12月23日,首鋼開辦華夏銀行,這是中國第一家由工業企業開辦的商業銀行。

6月—8月 國家決定新疆伊寧、南京、昆明、重慶、武漢、哈爾濱等城市實行沿海開放城市政策。一個沿邊(境)沿(長)江開放態勢形成。

1993年

1月1日 隨著廈門集美台商投資開發區的設立,廈門島外海倫、杏林、集美、三地都成為台商投資區。

3月29日 全國人大根據中央建議,對《憲法》序言和部分條款作了修改,將“實行計劃經濟”改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有“國營”二字都改為“國有”。

5月13日 上海、北京、江蘇、新疆等省、自治區、直轄市自4月放開糧食銷價以來,沒有出現大的震動。被取消的糧票成為收藏新寵。

6月24日 中央、國務院決定加強宏觀調控,朱鎔基副總理提出整頓金融秩序的約法三章,並兼任人民銀行行長。此前以沈太福長城非法集資案及大量金融單位違規炒賣房地產和股票為標誌,金融業出現新中國成立以來少有的混亂。

6月26日 上海石化和北京人民機器廠等9家企業股票到香港上市。

11月4日 國務院通知堅決製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

1994年

6月13日 中國已有1147個市縣對外國人開放。

8月29日 國務院強調不放開棉花經營和價格。

12月14日 長江三峽工程開工,李鵬提出1997年實行大江截流,2003年首批機組發電,2009年全部竣工。

12月31日 全年物價上漲21. 7%。有人對當年撤銷物價局持懷疑態度。一些地方實行居民買糧持卡,有的城市恢複國有菜店。

1995年

2月 “三二七”滬市國債期貨違規操作掀起大風波,被業內人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金融界最大醜聞”。

3月20日 人民銀行處罰10家違反“約法三章”的金融機構,11名負責人被撤職。

5月1日 職工實行每周5天工作日。

7月4日 中央決定對原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進行審查(1997年9月9日,陳希同被開除黨籍),開除原北京市副市長王寶森的黨籍。王寶森貪汙公款25萬人民幣和2萬美元,挪用公款1億多人民幣和2500多萬美元,於4月4日自殺。

12月 無錫新興公司非法集資32億元特大案偵破結束,主犯鄧斌、姚靜漪被判死刑。

1996年

2月,官方宣布“軟著陸”已成定局——從1993年年中經濟緊縮以來,1996年物價已驚人地降至6.5%,而經濟仍保持10%的適度較快增長。中外人士認為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3月 中銀信托投資公司負債40億元人民幣而破產,被指令收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金融業頭一回。其後,還有1997年年初“中農信”的被撤銷。

7月1日 中國將外商投資企業外彙買賣納入銀行結售彙體係,取消尚存的經常項目下的彙兌限製。中國向國際接軌進了一步。

12月16日 《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當日股市陡跌,多跌至10%的跌停板。在5月1日和8月23日,央行已兩次降息,本意是刺激經濟,卻多少燥熱了股市。

1997年

5月29日 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發表講話稱,一定要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大旗,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性質。這個講話被認為是自2月19日鄧小平逝世後,中國領導人的具有綱領性的表態。

7月1日 香港順利回歸祖國。董建華首任香港行政長官。

9月12日—18日 中共十五大召開。江澤民總書記作了題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21世紀》的報告,正式提出對調整和完善所有製結構。企業改革、改組、改製由此再掀高潮。

9月23日,“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年會”在我國香港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無與會作了題為“中國經濟軟著陸成功及其對亞洲的影響”的演講,這是中國香港回歸祖國懷抱後,第一次召開世界性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