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1章 冀州各郡(整理)(1 / 2)

相傳冀州是一個很大的州縣,周圍的郡縣很是居多。

【三國時期的冀州各郡】

例如說:轄魏郡、钜鹿、勃海、常山、安平、河間、清河、趙國、中山三郡六國。約於今河北、山西東部、河南省黃河以北,遼寧省遼河以西之地。

魏郡,治鄴縣(今河北臨漳鄴鎮)。領15縣:鄴縣、內黃、黎陽、繁陽、陰安、魏縣、元城、館陶、清淵、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國。

巨鹿郡,治廮陶(今河北寧晉東陳附近)。領15縣:廮陶、楊氏、鄡縣、下曲陽、南、任縣、平鄉、南和、巨鹿、廣幹、曲周、廣宗、廣年、斥章、列人。

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常莊)。領8縣:南皮、東光、重合、高城、陽信、修縣、浮陽、章武。

清河國,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北)。領7縣:甘陵、貝丘、靈縣、鄃縣、繹幕、廣川、東武城。

安平國,治信都(今河北冀縣)。領13縣:信都、扶柳、堂陽、南宮、陘縣、武邑、觀津、下博、武遂、饒陽、安平、南深、阜城。

趙國,治邯鄲(今河北邯鄲)。領5縣:邯鄲、易陽、襄國、中丘、柏人。

常山國,治元氏(今河北元氏殷村)。領12縣:元氏、欒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門、蒲吾、井陘、靈壽、南行唐。

中山國,治盧奴(今河北定州)。領13縣:盧奴、安喜、漢昌、蠡吾、安國、毋極、新市、上曲陽、望都、唐縣、蒲陰、北平、廣昌。

河間國,治樂成(今河北泊頭千戶屯附近)。領11縣:樂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東平舒、高陽、鄚縣、文安、易縣。

【漢朝的冀州各郡】

東漢東漢王朝,實行州、郡(國)、縣三級製,東漢初,州仍沒有固定治所,東漢後期,州的治所才開始固定下來。建武元年(25年),全國分為冀州等諸州(相當於今省級,東漢初無固定治所),冀州下設信都、常山、中山、河間、清河、趙國、巨鹿、渤海、魏九個郡(國)。

【魏郡治鄴縣】

領15縣:鄴縣、內黃、黎陽、繁陽、陰安、魏縣、元城、館陶、清淵、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國。

清河國治甘陵

領7縣:甘陵、貝丘、靈縣、鬱(去有加俞)縣、繹幕、廣川、東武城。

【安平國治信都】

領13縣:信都、扶柳、堂陽、南宮、陘縣、武邑、觀津、下博、武遂、饒陽、安平、南深澤、阜城。

巨鹿郡治莊(去土加嬰)陶

領15縣:莊(去土加嬰)陶、楊氏、鄖(去員加梟)縣、下曲陽、南轡(去口去車加言)、任縣、平鄉、南和、巨鹿、廣幹、曲周、廣宗、廣年、斥章、列人。

【趙國治邯鄲】

領5縣:邯鄲、易陽、襄國、中丘、柏人。

【常山國治元氏】

領12縣:元氏、欒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門、蒲吾、井陘、靈壽、南行唐。

【中山國治盧奴】

領13縣:盧奴、安熹、漢昌、蠡吾、安國、毋極、新市、上曲陽、望都、唐縣、蒲陰、北平、廣昌。

【河間國治樂成】

領11縣;樂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東平舒、高陽、鄚縣、文安、易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