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7章 北宋的建立(1 / 1)

【北宋的建立】

北宋疆域公元960年,後周政權的都點檢趙匡胤在出兵北伐的途中,發動了政變,迫使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宋王朝,史稱“北宋”,這就是著名的“陳橋兵變”。趙匡胤便是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在當時,除了剛建立起來的宋朝之外,還同時存在著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割據勢力。於是自宋朝建國伊始,宋太祖趙匡胤便開始了他統一全國的鬥爭。北宋於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後消滅了荊湘、後蜀、南漢三地,又於974年擊敗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唐。此後,吳越與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勢力紛紛“納土”於宋王朝,使紛亂的時局逐漸結束。

【陳橋兵變】

北宋建立前的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由分裂割據走向統一的過渡時期。其中的後周頗有建樹,周世宗柴榮有統一天下的誌向,他率兵進行的南征北伐,為北宋奠定了統一的基礎。

959年周世宗在北伐中病逝,其七歲的幼子柴宗訓即位,是為恭帝。“主少國疑”,國內政治局勢立即緊張起來。960年春,曾深得周世宗賞識,已掌握了後周重要軍權的禁軍統帥趙匡胤,謊報北漢和遼國會師來攻,後周宰相範質等不辨虛實,立即派趙率軍出征。當大軍行至開封東北的陳橋驛(今河北封丘陳橋鎮)時,軍隊發生嘩變,擁立趙匡胤為天子,趙假意不允,“有以黃衣加太祖(趙匡胤)身,眾皆羅拜呼萬歲”。“陳橋兵變”實際上是由趙匡胤與其弟趙匡義及趙普等人策劃的一個奪權計謀。

趙匡胤率兵返回開封,逼使恭帝柴宗訓禪位,正式當了皇帝,他當初任歸德節度使的治所在宋城(今河南商丘南),遂改國號為宋,建立了北宋王朝。

建國之初,趙匡胤注意局勢的穩定,采取了一係列措施優撫後周君臣,又親自率軍平定了反對他代周立宋的軍事力量,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基本上穩定了政權更迭後的局勢。此後,又用了近20年的時間,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麵。生產力獲得較快發展,出現了“四方無事,百姓康樂,戶口藩庶,田野日辟”的局麵。但北宋的統一並不能與漢、唐大一統帝國等同,因為長城內外還有遼同它南北對峙。

【摘要】

北宋(960—1127年)是中國曆史繼五代十國之後的一個朝代,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建都於汴梁(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並設陪都應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河南府西京(今河南洛陽)、大名府北京(今河北大名),與國都開封府東京合稱四京。後周末帝柴宗訓禪位於趙匡胤。趙匡胤即位後將手握重兵的將軍與地方官吏的武將軍權予以剝奪,委以虛職,並改以文官帶軍,將軍權與財政大權全部集中到中央,免於出現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麵。但是這也導致宋朝在對遼國及西夏的戰爭中失敗。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攻入國都開封,次年滅亡。共曆9帝,167年。北宋的最大統治區域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門關為界與遼相交;西北以陝西橫山、甘肅東部、青海湟水與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與青藏高原、大理國交界,以廣西與越南交界。北宋是中國古代曆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北宋鹹平三年(1000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為265.5億美元,占據世界經濟總量的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