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9章 商朝的建立(2 / 2)

夏朝末年,契第十四代孫湯時,商已成為東方一個比較強大的方國,“雲王勤商,十有四世而興”。

二、湯武革命

自少康中興後,傳到帝孔甲時,夏王朝已統治中原地區數百年,由於統治日趨腐化,而漸漸走向衰落。史稱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釁之”,“孔甲亂夏,四世而隕”。

孔甲下傳四世,夏朝的最後一位國王履癸(桀)繼位。相傳,夏桀非常殘暴,百姓已不堪忍受。“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

為擺脫孔甲以來的日益衰敗的局麵,桀加強了對內的統治,堅決鎮壓異己力量,據說他斬殺黎民如砍伐草木一般。但高壓手段並未達到其目的,而是加劇了人民對他的痛恨,人民甚至發誓要與之同歸於盡。

桀在加強對內控製的同時,為了轉移人們的不滿和掠奪財富、奴隸與美女,而不斷對外進行征伐。他先伐有施氏,有施氏被迫將妹喜獻於桀。又征岷山氏,岷山氏被迫“進女於桀二人”。夏桀的這些行為當然要引起各部落的不滿和反抗,“諸侯畔夏”亦就不可避免了。顯然,到夏桀之時,夏王朝的統治已處於嚴重的內外交困之中。

與此同時,興起於東方的商族則有較大發展,並逐漸強盛起來,在商湯的領導下已積蓄了滅夏的實力。他在成商部族首領後,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眾叛親離,便著手建立新的王朝。商湯為了準備滅夏,在夏桀十五年,將商國的國都由商丘(今河南商丘商丘古城附近)遷至亳(今河南商丘虞城縣穀熟鎮西南三十五裏)。湯在亳這裏營建新國都、積蓄糧草、招集人馬、訓練軍隊,為滅夏之戰創造有利條件。

商族在滅夏前尚處於氏族社會末期。此時商族內部的不平等、奴役和剝削等現象亦早已產生,但相對於夏王朝的統治來說要寬鬆、緩和得多。湯亦注意取得國內的擁護和支持。“湯以寬治民,而除去邪”,“夙興夜寐,以致職明。輕賦薄斂,以寬民氓。布德施惠,以振窮困。吊死問疾,以養孤孀。百姓親附,政令流行”。

成湯的勤政薄斂體恤民情等舉措,對籠絡人心,鞏固統治,積蓄滅夏力量起到了十分顯著的作用。他的行為不僅得到本族人的擁護,也使得夏人及其他方國人民十分向往。因此,也就有了“湯修德,諸侯皆歸商”的局麵。

商湯的活動自然引起了夏桀的注意。此時商的力量雖已有較大發展,但相對於夏仍然弱小,不得不暫時臣服於夏。夏桀出於猜忌將商湯召來並囚之於夏台。

其次,用伊尹的計策,離間夏桀與其同盟者九夷族的關係,使力量對比漸漸轉向於己有利。

《說苑·權謀篇》對此有較詳細的描述:“湯欲伐桀,伊尹曰:請阻乏貢職以觀其動。桀怒,起九夷之師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猶能起九夷之師,是罪在我也。湯乃謝罪請服,複入貢職。明年,又不貢職,桀怒,起九夷之師,九夷之師不起。伊尹曰:可矣。湯乃興師,伐而殘之,遷桀南巢氏焉。”至此,除了少數部族如昆吾等尚聽從夏王的指揮外,桀已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形勢已轉變的對商湯極為有利。

完成這些準備後,商開始對夏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