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來著不善,其實很多記者都不是有意針對盤古科技,而是這一次的風波太大了。
這一次風波也是盤古科技和水滴公司聯手締造出來的。
首先是空車的發布,導致全國許多城市的道路、立交橋等基礎建設停工。
這就已經導致了部分民工朋友失業。
這一次,水滴懸浮屋讓大部分住宅項目的工地停工,造成了第二輪的民工失業潮。
人的術業有專攻,在工地工作的民工朋友們在短時間內會很難轉型,他們的大部分人不會進入工廠,而是回到農村的家中,出現無事可做的局麵。
回到農村繼續種地?請問種植什麼?
種植糧食或者是養殖豬、牛、羊?
不好意思,盤古科技的食物工廠已經全部解決了這些問題,雖然現在農戶養殖的純然的價格要比食物工廠的價格高一些,在餐館裏也會被稱為純然和高端,但是這一部分市場根本不大,養不活大量的農戶。
又或者回去種植或者養殖特色的作物?那些盤古科技食物工廠未涉足的作物或者動物?
但真正有條件能夠養殖或者種植這些的農戶又有多少。
基於這些原因,在宏觀的經濟成麵上,大量的農民工已經失業,的的確確失業的。
《新燕京報》首先發難,記者拿出一組數據對蕭銘提出了十分尖銳的問題。
“夏國的農民工數量多達億人,這一次失業風波直接波及的人數多達五千萬,間接波及的人數多達一億人。我們手中還有一組數據,目前燕京、深市、蘇杭市、滬市,包括江城,總共500多萬民工已經被所在的公司暫時解聘,返回家中待命。這背後涉及的家庭人數大多千萬。”
道這裏時《新燕京報》的記者的情緒變得有些憤怒,她道:“我們能夠理解並且支持,你為夏國的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做出的貢獻,但是我們不希望夏國取得的這些成就是在犧牲普通百姓生活的基礎上達成的。或許你,現在在這裏,住著舒適的辦公室,享受著空車,但是你是否知道,還要不少民工朋友現在在家待業,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在想著下一頓吃什麼?”
《新燕京報》記者的語言已經算不上禮貌,甚至直接對蕭銘稱呼你,並且用指責的語氣在提問,她最後問道:“請問蕭總,對現在這樣的情況怎麼看?盤古科技或者水滴公司是否會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暫緩空車和水滴懸浮屋的推進?”
在這名記者提問的時候,錢怡有幾次都想打斷她的提問,結果都被蕭銘製止了。
所有人知道,今蕭銘出席發布會,一定會遭遇一些十分尖銳的提問,但沒有想到《新燕京報》的記者上來就放猛料。
其實這也不怪這名記者,因為這就是目前夏國發展到現在的現在,因為盤古科技的存在,帶動了夏國整體經濟的發展,整體實力都實現了飛越。
而且現在出現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夏國GDP在幾年前已經成功超越米國成為全球第一,但是在GDP的貢獻率上,人工勞動的GDP貢獻率很少,大部分的貢獻都是科技產值,是機器生產出來的。
這會產生什麼後?
大量的資源和財富集中在盤古科技和高科技人才的手中,但是類似於向農民工這樣的群體,他們的確在幾年前就因為國家的整體進步而脫貧奔康,吃穿是不愁,但是要想再進步非常難。
蕭銘也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會推出一係列的政策,將盤古科技發展的紅利向大家分享。
改變能源業,讓人人都開得起微核能源車,改變地產業,讓更多的人買得起房,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新燕京報》記者的提問雖然比較符合現在的情況,但是他並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因此提問還是比較偏見。
蕭銘並沒有因為記者的無禮而感到生氣。
他首先反問記者一個問題,“你農民工朋友因為建築工地的停工,所以大量回到了家中處於失業狀態,我想請問的是,造成這樣的的直接原因是因為盤古科技和水滴公司,還是因為地產公司和基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