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瑪加王叔說顧清臨可能中了別人的圈套,而設下圈套之人無疑是叔父提起的李生桐。
顧清臨帶著這些貨物來此探路,那麼多商鋪不一定會擋了李生桐的財路,但能讓李生桐聯合別人設下圈套讓顧清臨鑽,那必然是比財帛要嚴重的事情。
比財帛更重要的便是人命,而最大利潤的便是鹽,販賣私鹽!
卓陽國地處草原腹地,不靠海,所以鹽是一種比較緊俏且價格高昂的貨物。
大耀國則不同,南部沿海地區盛產海鹽,更有內地鹽井,所以大耀國並不缺乏鹽巴,這也就能說通為何李生桐會想要給顧清臨下套了。
販賣私鹽是死罪,難怪李生桐急的跳腳。
不過顧清臨所攜帶的鹽巴是經過軒帝陛下應允,過了明路的,若是被顧清臨知道李生桐販賣私鹽,再狀告到軒帝那裏,就不僅僅是擋了財路這麼簡單。
而是殺頭重罪!
想起來了,葉婉茹手指不禁緊攥了一下,終於記起在哪裏聽過李生桐這個名字了。
年前曾聽爹爹提過一句,李生桐在距年關不足一月的時候升任的禮部郎中,不過而立的年紀便能官拜正五品郎中之位,出去本身便是一位青年才俊,恐怕這其中也有丞相李宏源的關係在裏頭。
難怪當時爹爹提起時語氣中的鄙夷甚明,想來以爹爹的性格一定是看不慣這種仗著家族勢力在朝中加官進爵的人。
那這一切就說得通了,李生桐利用職位之便販賣私鹽,從中牟取暴利。
而顧清臨此行不單單截斷了李生桐的財路,甚至有可能已經將李生桐的身家性命懸在了刀劍之上。
這也不怪李生桐會狗急跳牆,生死攸關前又有誰能保持住風度呢!
不過顧清臨這一招釜底抽薪確實夠狠,若真是有什麼舉動,隻怕這段時間已經足夠顧清臨去順藤摸瓜的調查了。
怪不得一到卓陽國顧清臨便日日出宮忙的不見蹤影,想必定時調查這件事了。
原本不受待見的顧清臨知道此等秘事怕也是受了顧言的授意,而若是能因此事將丞相搬倒,那其中的受益人便是顧清臨之父顧言。
隻是不知道李生桐販賣私鹽一事是不是李宏源授意的,或是他有沒有參與其中。
但不論此事最得利最受益的人是誰,這件事捅出來必定會重傷其中的一股勢力。
她不信李宏源不會留後手,那李宏源在朝中為官多年,勢力盤根錯節早已根深蒂固,想要搬倒李宏源豈非一朝一夕可行。
丞相李宏源若是失勢,那無論是大到廟堂之上還是小到縣丞衙役,被牽扯出來的官員必定深廣,而這些空缺出來的各處大小職位便可安插人手。
若是顧言、或是顧言背後的瑞王爺閔柏涵胃口足夠大,那這些勢力便可清洗一番換成自己的人手,若是不夠大恐怕就要被各方勢力瓜分。
但無論是哪種,如此一來,瑞王爺閔柏涵的勢頭都會煥然一新,更上一層樓。
難道這就是瑞王爺被禁足在府中,顧清臨仍舊有恃無恐的原因嗎?
若真如此,那顧清臨還當真是賭對了,區區禁足不過傷了幾分顏麵,若是能將丞相李宏源的勢力連根拔起,那傷的就是其背後之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