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采購總監的崗位規範(2)(1 / 3)

網上有人揭露,北京某知名上市商業集團的化妝品采購總監以權謀私,人為給進場品牌設置障礙。要想進入該集團旗下百貨商場的品牌,隻有將品牌的河北代理權交由她的丈夫來打理,才能得到入場許可和優惠條件。身為上市公司,由如此濫用職權的人來操控采購,實在是一種悲哀,難道不應該將這樣的采購總監繩之以法嗎?采購總監的權力不是用來謀私的。濫用權力可能會得逞一時,但不可能笑到最後。有位網友說得好:“權力是一種腐蝕劑,使用不當就會死在權力上。”作為采購總監,如果你不想死在權力上,那麼就要多自重、多自律,在合理用權的同時,牢記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不斷增強抗腐蝕的能力。隻有這樣,才能避免“死在權力上”的悲劇發生。

(第三節) 兩大管理目標

采購總監的管理目標就是完成采購任務,前麵講到的保障供給、把握品質、壓縮成本、推進管理四項任務,實際上可以概括為兩大目標:一是確保組織運行順暢,二是力求工作成效顯著。

一、運行順暢:物品對路、品質達標、供應精準

采購的第一要務就是確保運行順暢。不論哪種類型的組織,對采購的基本要求都是要為組織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評判運行是否順暢,主要有三項標準:物品是否對路、品質是否達標、供應是否精準。

1物品對路。以生產企業為例,如果采購的物品可以達到生產的要求、符合工藝的條件、適應設備的狀況、滿足客戶的需求、保證工作的展開、便於職能的發揮,也就實現了物品對路的目標。以超市為例,假如采購的商品種類和檔次都可以滿足顧客的需求,購銷平衡,很少有積壓的情況出現,就達到了物品對路的標準。

2品質達標。如果采購產品的品質可以達到相應的標準,屬性、功能、等級能夠滿足生產、消費、運行的要求,也就實現了品質達標的目標。反之,達不到或超出相應的標準,就沒有實現品質達標的目標。品質達標的關鍵在於“相應”兩個字上,要以需求部門或消費者的標準為依據,沒必要做無用功、花冤枉錢,當然,假如有國家強製性的標準,則必須嚴格執行。

3供應精準。供應精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供應數量,二是供應時間。如果沒有供應數量不準確和供應時間不精確的情況發生,生產、銷售、運行沒有因此而受到幹擾,也就實現了供應精準的目標。反之,經常出現數量不足或過多的情形,供應過早或過晚的狀況,引發企業停工待料、商場貨物斷檔、組織運行受阻等後果,也就沒有完成供應精準的目標。

物品對路、品質達標、供應精準是三位一體的,構成了組織運行順暢的基礎。隻有這三項都達到了標準,運行順暢的管理目標才算達成。

二、成效顯著:性價比高、周轉期短、增值性強

采購的第二要務就是力求工作成效顯著。不論哪種類型的組織,對采購的要求都離不開工作的成效。采購的工作成效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麵:一是采購物品的性價比高,物美價廉;二是貨物的周轉期短,資金回籠快;

三是采購的增值性強,獲利概率大。

1性價比高。采購的基本原則是物有所值,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努力造就一批采購專家,熟悉和了解相關產品的成本結構、供應態勢、市場狀況,確保公司在采購方麵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值得的。確保物有所值的做法有三種:一種是當貨物和服務質量相同時,選擇價格更低的;另一種是價格相同時,選擇質量更高的貨物和服務;還有一種是選擇價格較低,質量較高的貨物和服務。切忌隻求質量高而忽視價格,或隻求價格低而忽視質量的采購意識和行為。

2周轉期短。采購活動所涉及的周轉期主要包括物流和資金流。物流相對複雜,既有訂貨周期,也有交貨周期,還有使用周期(或銷售周期)。

資金流相對簡單,主要是回籠周期。周期雖然各不相同,但要求卻是一致的,不論是哪種周期,都是越短越好。周期越短,效率越高,資金的利用率也越高,相關的管理費用也可以隨之減少。而從價格角度看,周期的長短又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實際采購價格的高低。比如同樣一種產品,采購價格相同,但交貨期卻相差兩個月,那麼交貨期長的實際采購價格就會高於交貨期短的。還有一種情形,同樣的產品,交貨期短的價格要高於交貨期長的,但折算下來可能還是價格高交貨期短的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