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采購稽核的重點
采購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相對薄弱的領域,采購活動的地位和特點會引發不少影響企業利益和形象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就是采購稽核的目標和方向。通過對采購活動全過程的稽查和複核,可以起到檢查工作、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確保成效的作用。
采購總監在進行采購稽核管理時需要掌握三項技能:明確重點、創造條件、運用手段。
采購稽核的三項技能
明確重點創造條件運用手段
合理匹配製度基礎稽核三“公”
規範履約執行氛圍采購三“統”
相符有效專業隊伍運作七“分”
采購稽核主要有兩大對象:一個是全部作業過程,另一個是所有采購人員。采購人員的稽核重點是行為操守,與采購舞弊相關,將在後麵談到。作業過程的稽核重點是業務操作,主要包括計劃、尋源、實施、驗收、結付、評估環節。不同的作業環節,需要稽核的重點也各有所別。計劃環節的重點在於合理,尋源環節的重點在於匹配,實施環節的重點在於規範,驗收環節的重點在於履約,結付環節的重點在於相符,評估環節的重點在於有效。
一、計劃環節:合理性
計劃環節的稽核重點是合理性,集中在需求、計劃、預算三個方麵。
需求稽核主要檢查數量、質量、時間是否合理。要求是數量準確、質量過關、時間恰當,不能出現數量過多或過少、質量過高或過低、時間過早或過晚的情況。
計劃稽核主要是檢查與銷售、生產、庫存的對應是否合理,要求是平衡,采購計劃要與銷售計劃平衡、與生產計劃平衡、與庫存狀況平衡,不能出現采購與銷售、生產與庫存脫節的情況。
預算稽核主要是檢查比例和依據是否合理,要求是可行,采購支出的比例要符合實際,編製預算的依據要留有餘地,不能出現比例失調和預測失誤的情況。
二、尋源環節:匹配性
尋源環節的稽核重點是匹配性,集中在資信、能力、績效三個方麵。
資信稽核主要是檢查供應商的經營範圍、業務等級、管理認證、商業信譽是否與企業的要求相吻合。
能力稽核主要是檢查供應商的綜合實力能否滿足企業在數量、質量、時間、服務方麵的要求,是否有相應的技術、資金、管理保障,有沒有合作的意願、互補的可能、共贏的條件。
績效稽核主要是檢查供應商的工作績效能否達到企業的各項要求,能否配合企業的相關工作,是否存在履約不力、服務不周、合作不佳的問題。
三、實施環節:規範性
實施環節的稽核重點是規範,集中在流程方麵,包括請購、比價、訂購、跟進過程。
請購稽核主要是檢查操作是否規範,比如是否符合規定的程序,是否對需求和庫存進行過核查,在供應商的選擇方麵是否有人為的限製,緊急采購是否有正當的理由等。
比價稽核主要是檢查方法是否規範,比如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是否進行定期的市場調查,是否掌握供應商的生產成本,能否利用供應商提供的各種條件,決定的價格是否合理等。
訂購稽核主要是檢查采購方式和采購合同是否規範,比如采購方式是否適當,重要商品的訂購方式是否正確等,合同的內容是否合法,條款是否齊全,規定是否明確,履約是否有風險等。
跟進稽核主要是檢查合同執行是否規範,比如當需求有變化時能否進行及時的變更,是否掌握供貨的進度,對重要商品的質量是否有監控措施,發現問題是否能進行及時妥善的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