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傅家的酒樓(1 / 3)

“大酒樓,新酒樓!

京寧城裏大酒樓,每人隻需一兩銀,牛肉羊肉吃到飽,好酒陳釀大碗喝!”

一大群小孩撒歡似的在街上唱著歌謠跑來跑去,不一會兒,這歌謠也唱得滿城皆知。

街頭議論紛紛,“店裏還有個大舞台呢,上台去說一個故事給下麵的食客逗逗樂,一兩銀子還能還給你!若是能博得滿堂喝彩,酒樓還要送你一壇十年成釀!”

一兩銀子?凡是去酒樓花銷的,哪裏不是要一二兩?最要緊的是,講個故事誰不會?三言兩語說個事,就能掙回一頓飯,嘿,這倒是挺有意思!可是,要是每個人都這麼說上幾句,這酒樓還怎麼掙錢?這老板莫不是錢多的沒處花了?

三下兩下,京城裏突然就炸開了鍋,街頭巷尾都議論著這“不會做生意”的酒樓老板。

“到底是哪天開張?開在哪裏?”一個相貌清秀斯文的公子哥兒在急忙伸手抓住一個跑過的小孩兒問到。

小孩掙紮著跑開,“明天就開,哪兒人多開哪兒呀!”

再追兩步喊“叫什麼名”時,小孩卻早已跑沒影了。

這……公子哥兒皺皺眉,怎麼突然有了個酒樓?得趕緊去問問紹建他們。

斯文公子哥兒腳下生風,走進一家雅致的茶樓,熟門熟路的登上二樓,推開門,大大的臨街雅間裏早已坐滿了人。

“紹建哥,你知道那個什麼新開的酒樓麼?”

“我們早已討論了半天,大家都是剛剛才知道。”崔紹建隨手給走得麵紅耳赤的尹哲倒上茶,“這酒樓一夜之間冒出來,真是厲害!”

這雅間裏十幾個人,卻不是一般的庶民,而是京寧城裏的大家公子。自然,他們都有各自的消息渠道,可是竟然無一人提前知曉!實在蹊蹺。

難不成這酒樓是憑空冒出來的?

“對了,你們知道酒樓叫什麼?”

“還不知道。”

“那……這酒樓到底在哪兒?”

眾人一陣沉默。

“也不知道。”

連店名店址都不知,更不用說是誰開的酒樓了。

“這這這……”尹哲眼珠一轉,突然湊近崔紹建小聲問,“那……連蕭公子都不知?”

崔紹建眉頭一皺搖搖頭,不是蕭公子知不知,而是他連蕭公子都許久不見,更不知道他知不知道這酒樓了。

見他搖頭,尹哲身子一散,喃喃道,“端陽王他們倒應該知道吧?隻是……”

眾人在茶樓坐了許久,總算有人打聽到了酒樓的位置。

京寧城雖然不是一個臨海的城市,但確在東海不遠處,所以眾多河流彙聚在京寧,再往東流流過平蘇城便入海了。京寧城內河流眾多,不過並非都是大河,有些小河道甚至沒法撐舟,隻因滿城河流交錯也別有景致,因此未曾填埋,反而成了京寧一大特色。若說真正的河流,隻有三條河流可謂大河,大到架在這幾條河流上的大橋都被小販們侵占來擺攤,湊成了一個熱鬧之處。

三條河分別是自西北而來的黃京河,短小而寬闊;自西南而來的宜京河,幾乎貫穿整個劉國,綿長不息,也被稱為漢河;兩河彙成一股之後,成了自西向東的長川河,一路奔向茫茫東海。

這個不知道名字的酒樓,就在這三水交彙處,夾在宜京河與長川河之間。

其實這裏雖然算是京寧的中心,但並不是最熱鬧的地方,因三條大河雖然相交於此處,河口甚廣,難以架橋,因此沒有一座連著三塊大陸的大橋,比起這個中心,反而是周圍一圈大橋相連之處才熱鬧。這裏原來也就修了一個亭子,一片草皮,僅供人閑時過來散步看景而已。擔得上“清淨”兩個字,也差不多擔得上“冷清”兩個字。

因此這裏造了一座三層的酒樓,也並沒有怎麼惹眼,大家也隻當是多了一家尋常的店而已。

不過今天消息一流竄,全城人都熱著心找一家要開張的酒樓,便立刻被人發現了。一時之間這裏遊人如織,眾人徘徊,好像祈雨般仰著頭巴巴地望著蓋在一塊巨大紅布中的酒樓。

酒樓裏,王司韻正悠閑自得地躺在自家酒樓的躺椅上,一手拿著書,一手捏起一顆葡萄,搖頭晃腦,“這批西域來的葡萄好水靈,甜而不膩。”說罷,放入嘴中,眯起眼睛細細品嚐。已經一年多了,司韻還是時時感歎,這個時候的蔬果,不知是不是因為此時空氣環境還未收汙染,都特別的香脆,帶著一股水靈靈的味道。

“表哥,快給這些葡萄取個好名字。——等等,我想到了!就叫水晶葡萄好了。”說起來,司韻還沒有在這兒見到過“水晶”這種寶石,不知道是不是並不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東西。

旁邊一個身著青衫的俊雅青年即刻提筆,在金絲宣紙上寫下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水晶葡萄。

“水靈而晶瑩剔透,名字起得倒是絕佳。”方遠微微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