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該為美債“不違約”歡呼嗎?(1 / 2)

同期聲

作者:陳支農

終於,爭吵數月的美國債務鬧劇暫時告一段落。

總統奧巴馬在當地時間7月31日晚間宣布,美國會兩黨領袖就提高債務上限、減少聯邦赤字達成了一項協議,以避免美國出現曆史上首次違約以及由此將對美國經濟產生災難性的影響。

這項協議將分兩步走,把債務上限提高2.4萬億美元,並初步規定在10年中削減支出約9000億美元。在第一步,債務上限將立即提高1萬億美元,第二步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再提高。該方案要求國會就平衡政府預算的憲法修正案投票。不過兩次提高債務上限都無需國會批準。方案還要求成立一個由兩黨議員各占一半人數的專門委員會,負責監督財政狀況。奧巴馬則敦促國會兩黨議員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批準這套提高債務上限的方案。

世界經濟完全被歐美債務危機綁架了,歐元區債務危機剛剛有所緩解,美國債務危機又唱起主角。盡管美國會兩黨在最後時刻達成妥協,但投資者想過安寧日子真的還是很難。

債限談判各有盤算

在此番美國債務談判中,共和黨人堅持認為,短期內大幅降低開支不會傷害經濟。他們認為將資金留在私營部門要比留給政府花更好。然而目前大量的政府開支並非來自納稅或借款,而是美聯儲大量印發貨幣。過去十年多以來,美聯儲降低借款成本,商業銀行擴大放貸,負債率和資產值都在上升。而一旦美聯儲和商業銀行被迫切斷貨幣來源,資產價格與負債率就會下滑,衰退就隨之而來。

至於民主黨提出為了平衡預算需要增稅,而這明顯是不可能的。美國經濟的GDP15萬億美元,然而債務有115萬億美元,稅收根本無法填平這樣的缺口。哪怕是將收入占GDP的比例從現在的14%提高到2000年時的20%,也不足以填補社保和醫療方麵的缺口。現在需要大幅削減福利支出,但民主黨拒絕麵對現實。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數月激烈論戰,美國兩黨在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問題上終於達成一致。距離8月2日違約期僅餘一天,雙方博弈最終結果吸引了全球目光。美國兩黨在最後關頭彼此妥協,避免出現債務違約。因為違約造成的嚴重後果各方都無法承擔,不僅美國,整個世界都會受到難以想象的衝擊。

假如美債真的違約

假如美國債務發生違約,那又將對美國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美元貶值致儲備地位喪失。美元兌主要貨幣的貶值,這不僅令美國國民承受貨幣貶值的負擔,而且還會令美國主要債權國資產大幅失水,新興市場國家恐再次麵臨輸入型通脹壓力。更加致命的是,美元貶值將令美元國際儲備地位喪失。由於市場恐慌性情緒升溫,投資者將出脫美元轉投其它貨幣或資產,美元將迎來大量的拋售。資金將持續流入黃金、瑞郎等安全資產中。之前黃金價格突破1600美元及瑞郎兌美元持續刷紀錄新高,正說明市場對美債的恐慌氣氛愈發濃厚。

市場利率將大幅飆升。美聯儲主席伯南克7月21日在國會參議院作證時就已經指出,一旦美國成為債務違約國,美國就將失去其它國家羨慕的AAA優質評級,今後美國將被迫為借債支付相當高的溢價。美國政府已經預計本財年的開支要比收入高1.5萬億美元,這意味著美國政府在可以預見的將來要被迫以借債度日,而獲得貸款並支付利息的成本將大幅上漲。

美國經濟衰退威脅增大。近月以來,美國經濟數據表現糟糕,經濟增速已經出現放緩。若美債出現違約,則貸款成本上升將進一步導致支出減少。由於資金逃離美債及美元等資產,貸款活動將減緩,由此可能會帶來類似導致前一次衰退的信貸緊縮。即便增長放緩本身並不足以導致經濟重新陷入衰退,但隨之而來的信貸緊縮將給予致命一擊。這可能迫使美聯儲實行第三輪量化寬鬆(QE3),向銀行係統注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