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聲
作者:易憲容
而國內高速鐵路“大躍進式”的發展就是與近十年來,政府經濟政策的大思路或價值取向有關的。即,為了短期的經濟增長目標。
“7·23”動車特大交通事故意味著什麼?首先是幾十條活生生的生命突然沒有了。看到年青父親聽到女兒的遇難癱坐在地時,看到遇難者的家屬悲痛大哭時,我豈能忍住眼中的淚水?
可以說,“7·23”動車特大交通事故,不僅在於幾十條活生生的生命突然消失及幾百人終生忍受身體與精神的創傷,而且也讓現代社會每一個人完全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之中。
“超高速”增長的政策價值取向
對於“7·23”動車事件,其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人們也許會說,“7·23”特大鐵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天氣、是動車係統運行失靈的技術、是中國鐵路管理體製沒有走上現代化問題,是中國高鐵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等,不過,在筆者看來,無論是中國高鐵所謂的硬件問題還是軟件問題,無論是自然原因還是技術及人為原因,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應該是與近幾年來追求經濟“超高速”增長的政策價值取向密切相關,以國有企業為主導的經濟增長模式有關。這才是“7·23”動車特大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
可以說,中國的高速鐵路的“大躍進”的發展是與近十年來政府希望超高速經濟增長的政策取向有關。我們可以看到,近十年來的經濟政策,它目標及取向就是如何動用現在種種經濟資源能夠保證經濟快速或超高速增長。比如說,近幾年來高鐵的快速增長就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例子。2008年下半年,在沒有發生任何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政府為了保證中國經濟不在美國金融危機中出現所謂的經濟衰退,動用種種資源讓高鐵出現了“大躍進”。
在短短的幾年裏,中國的高速鐵路不僅營運裏數、在建裏數全球第一,而旅客的運送量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長。3年的時間裏日均旅客發送量增加2.6倍。不過,中國高速鐵路這種“超高速”增長,是政府以舉國體製過度使用種種資源的基礎上來完成的。比如說,信貸資金的過度使用,政府讓最廉價的銀行信貸資金湧入高速鐵路各項目,從而使得鐵路部門的資產負債率奇高。如果不是國家作為隱性擔保,那麼這樣的企業或項目能否存續下去是十分令人質疑的。贏利能力極低,如果不是國家補貼,許多高速鐵路根本無法經營。比如,目前國內運營較好的北京-天津高速鐵路,但是該段鐵路要實現盈利還很長的時間。再就是,高速鐵路各種技術過度使用,尤其是安全保障技術,遠遠跟不上高速鐵路這樣超高速發展速度之需要。甚至於不少高速鐵路項目所使用的技術是某種大雜燴,把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相關技術拚湊在一起,先是讓列車能夠開動就可以,而沒有把其技術的係統性穩定性及運營安全性放在首位。否則,“7·23”特大鐵路交通事故就能夠防範為未然。
而國內高速鐵路“大躍進式”的發展就是與近十年來,政府經濟政策的大思路或價值取向有關的。即,為了短期的經濟增長目標,現行經濟政策就是大力鼓勵過度使用各種資源,比如說過度使用信貸體係及金融體係(2009-2010年銀行信貸增長速度是1998-2002年年年均增長的6倍多)、過度開發土地(吹大一個巨大的房地產泡沫)、過度開發礦產資源(造成許多重大礦難及嚴重的環境汙染等)、過度使用現有的技術等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