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財術
作者:黃前柏
銀川,無疑是寧夏跨越式發展的橋頭堡。而財政作為“政府理財”之手,又將如何長袖善舞?
最令人感觸的,銀川財政的轉變是整個政府理財鏈條的一係列轉變:聚財,沒有隻盯著原有的那點錢,而是整合優質資產直接向市場發行債券融資;用財,要轉變花錢的方式,創新出對公立醫院的鼓勵性補助;理財,財政要管花錢的效果,績效評價今年將擴大到30個單位。
8月10日,本刊記者為此對銀川市財政局副局長吳起進行了專訪。
整合優質資產向市場發債
《新理財》:客觀來講,銀川的財政收入不高,但是需要辦事的地方很多,除去“保工資、保運轉”之外,似乎已經沒有多少財力來搞發展,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吳起:2006年銀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兩個最適宜”戰略目標,即“最適宜居住、最適合創業”,對財政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銀川的一般預算收入遠遠滿足不了,這就要求走出傳統模式,開辟多種融資渠道,迅速做大財政蛋糕。
主要有這麼幾種方式。一是盤活政府資產,主要是土地。雖然現在大家都在批評土地財政,但是對於地方上來說,土地就是最寶貴的資產。通過改善城市環境,招商引資,土地的價值得到很大提升。
二是爭取政策。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了十幾年,銀川也積極爭取了各方麵的支持。爭取把政策變成項目,項目變成資金。另外爭取國家的轉移支付,2010年銀川獲得了10多個億的資金,大部分用在了保民生方麵,效果也很好。
《新理財》:我們有注意到,銀川財政出台了很多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方式,比如盤活政府資產,加強政府和銀行的合作等等,也是一個積極的探索。
吳起:政府有很多可以盤活的資產,銀川在這方麵也做了很多嚐試。比如運作銀川市自來水有限公司49%股權轉讓及增資擴股項目和銀川汙水處理有限公司資產TOT項目,項目競標價格比評估價值溢價一倍,實現了國有資產處置收益最大化。
另外,整合優質資產直接向市場發行債券融資。去年就發行了15億元的“銀川市城市建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企業債券”,有效地解決了政府投資項目的資金瓶頸,填補了自治區和銀川市在城市建設領域運用企業債券融資工具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空白,為銀川市乃至全區的公用企業產權主體多元化改革提供了樣板。
《新理財》:在這些運作中,財政有沒有做擔保?
吳起:從政策來講,財政不能做擔保。我們發揮財政的職能,給資金方和項目方牽線搭橋。效果也比較好,原因在於,首先銀行認可財政,財政牽線,他們心裏也有底氣。其次,財政主要也是推薦優質項目,這些項目本身能夠產生穩定的收益,所以融資也相對容易。
創新醫改投入機製
《新理財》:銀川財政在花錢上也做了很多探索,比如對公立醫院補貼模式的創新,也得到了很多部門的認可,可否介紹下這方麵的經驗?
吳起:大的原則是變“養人”為“養事”。財政補助由原來的按人頭轉向按考核項目,探索醫改新路。
通過細致的調研和測算,市政府製定出《銀川市屬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財政經費補助管理辦法》,在保證現有財政補助逐步增長的基礎上,對公立醫院的補償機製實現了“四大轉變”:由按人頭補助向按工作績效考核項目轉變;工作由被動等待向主動服務轉變;績效考核由自身評價向社會綜合評價轉變;醫院發展由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向注重社會效益轉變。這就意味著,工作是否積極、服務是否主動、群眾是否認可,關乎到各醫院拿到財政補償的多少。